新能源有多火?近三年,中证新能源指数涨跌幅为+221%,热度和行情持续!
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喊出:现在不投资新能源领域,就相当于20年前没有买房子。然而新能源行业内也有很多细分领域,从光伏等发电端,到新能源车这种用电端,不同板块的机会可能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风电和光伏都是新能源赛道中的优等生!那么新能源各个细分领域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投资机会?如果想把握新能源这个风口,应该如何上车才能起飞?
如果你对于新能源赛道还没有清晰认知,可以跟着这篇文章,一起深度探究行业上下游关系和热门领域机遇!干货量超高!
新能源行业覆盖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划分为发电端、输电端和应用端。大家耳熟能详的各领域,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方面,下图列举说明了一下,今天我们从发电端谈起。
新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多种形式,我们在投资领域最为关注光伏和风电,二者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光伏指数近三年涨幅达229%,超越了新能源整体表现,历史业绩领跑A股,备受市场关注,这与其突出优势和中国光伏的强劲实力紧密相关。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为硅。产业上游为从硅料到硅片的原材料制备环节;中游则是从光伏电池开始到光伏组件的制造环节,负责生产有效发电设备;下游则是应用端,即光伏发电系统。
相比其他类型的清洁能源,光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3方面:①太阳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安装地点灵活,大到航天器、小到玩具、路灯,分布式应用对于其他清洁能源形式来说比较难实现;③发电成本和运维成本均较低,近十年成本下降超90%。
聚焦到中国光伏产业,还是得说一声我骄傲!不论是核心环节的产量、装机数据还是全球占比及出口数据,都在不断创下新高,用高增速刷新预期。
展望未来,基金经理刘笑明说过:光伏行业供给端最核心的矛盾可以概括为扩产和涨价,其核心原因主要是海内外对光伏需求的高强度和持续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是有待持续关注、可能导致行情波动的潜在因素。此外,清洁能源形式基本都存在能量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光伏也不例外,那么配套的储能技术发展将是下一个突破点。
在市场空间方面,到2025年,预计可再生能源可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99%,同时可再生能源在新增发电装机中的预计占比将达到95%,而光伏在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占比高达60%,光伏市场的火热将继续,根据官方数据预测,光伏有望于2050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同时各项政策支持持续落地、不断加码,未来5-10年产业驱动力强劲,前景光明!
风力发电就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根据安装区域不同,可以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我国陆上风电起步早、基础好,但是因为存在消纳(一个专业名词,指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输送出去并使用)、环保、土地等因素制约,预计未来增长趋缓。
更具潜力的是海上发电,其优势在于:①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②风速更高,离岸10千米的海上风速通常比沿岸要高出20%;③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同等条件下海上风力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70%。④年利用小时数更高,海上风力机年发电利用小时相比陆上能多出1000小时;⑤海上风电大多建设在距海岸数十千米处,更接近经济发达的用电中心。目前海上发电存量较低,降本空间较大,是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说到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首先,咱们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我国的海岸线长约一万八千多千米,岛屿六千多个,相对于陆地,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更为丰富。受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等因素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加速进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高达17GW,同比大增448%。
政策支持方面力度也很大。这两年,全国各省陆续发布十四五装机规划,其中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明确了装机目标,其余省份均已出台海上风电相关支持政策,根据市场测算,保守估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50GW。
展望未来市场空间,据测算,要想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每年需新增280GW风电装机。考虑到海上风电和其他项目,市场预计十四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中枢50~60GW,2021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47.57GW,预计2025年新增80~90GW,年复合增速超过20%,将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一大中坚力量。
其他的一些发电方式受到了较多因素限制,这里就不赘述了~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光伏有对应的指数,想投资风电怎么办呢?目前还没有对应的指数获批,放一下风电指数重仓股,大家在选择时可以看看产品的持仓,或者选择天弘中证新能源增强(A类:012328,C类:012329),其中涵盖一定比例的风电。这只基已打开,可以自由交易啦,想要全面布局新能源板块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注:上述个股客观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关于新能源发电端,本期先讲这么多啦~哪里没看懂可以评论区告诉我,下周会重点解读储能领域,感兴趣持续关注我!
数据来源:指数历史业绩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20802。产业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中国光伏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太平洋研究所等,小奇整理。
上一篇:中国的风电光伏,比你想象中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