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概念股20cm涨停潮,光伏制氢靠谱吗?

2022-11-12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文 | 李炬炘

周末,隆基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氢能市场,消息直接引爆氢能源板块个股,涨停家数多达22家,板块净流入10.8亿元。其中,厚普股份直接20CM位居涨幅榜首位,作为故事主角的隆基股份仅上涨4.84%,稍显逊色。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据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称,隆基早在2018年就开始关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近三年来,与国内、海外知名科研机构、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发课题合作,在电解制氢装备,光伏制氢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下一步将进行氢能产业化布局。

氢能源概念早在九个月前,市场就曾经掀起一番炒作,但因无法落实在业绩上,个股纷纷跌回原形。那么,我国氢能市场未来到底怎么样?

一、氢能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发达国家已走在行业前列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氢能可以用于交通运输,作为石油精炼、氨生产的原料,以及金属精炼和住宅部门的加热和烹饪等方方面面。同时,氢可以为电力部门提供大规模的长期能量存储。

1、日本全力建设氢能市场,建立零碳排放供氢体系

日本由于资源过度依赖进口,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其中氢能就是布局的方向之一。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2019年提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其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5年加速推广和普及氢能交通、民用市场;第二阶段:2030年实现氢燃料发电和扩大氢能进口解决大规模供给;第三阶段:2040年,建立起零碳排放的供氢体系。

2、美国重点开展氢能交通领域,加速布局加氢站建设

2014年美国颁布的《全面能源战略》明确了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方向指引,并在2019年提出了《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其中内容中显示,美国加州每年计划拨款2000万美元用于加氢站建设,直到加州至少有100座加氢站;到2025年建立200座加氢站。

3、德国重视开发氢能交通工具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

德国已经在通信基站,加氢站,燃料电池车,氢能列车,氢能源建设等方面有所应用。其中,在零排放氢能交通工方面,主要以清洁巴士、氢能列车为主。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2019年部分德国企业在德国发起了GETH2倡议,合作企业计划在埃姆斯兰地区建立氢能基础设施,建造105兆瓦的电制氢设施。

4、我国推动在氢燃料电池与制氢产业等两方面加速布局与发展

2019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一系列政策,引导鼓励氢燃料电池等氢能产业发展。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二、制氢技术不断更迭,成本优势助推发展

目前,制氢技术按原料来源分类主要分为化石原料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工业尾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我国因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我国主要使用煤制氢技术,占全国制氢技术的一半以上。

当下,氢能在社会发展中需求越来越大,具有经济优势的技术中降低制氢成本,是氢能推广使用的关键。我国虽然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但会产生新的污染,不符合未来达到碳中和的目标。电解水制氢方面,依靠传统发电模式制氢则成本较高,而光伏制氢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举个例子,10MW光伏每小时可制造10立方的氢气,25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列阵,可以做一个小型的制氢城,一年可以产100万吨的氢气,100万吨的氢气完全够我们未来几年用。初步计算,在光照好的地方,制氢的光伏发电成本大概在1毛5分钱一度电,是大幅度低于现在制氢的电力成本。

在光伏制氢成本较低的背景下,我国光伏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的消息,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820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3268万千瓦,占比68%;分布式光伏1552万千瓦,占比32%。我国已经开展了光伏制氢进程,据北极星氢能网统计,截止目前,国内已签约(包含已建、在建项目)光伏制氢项目超过25个。也就是说,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我国氢能新的发展方向。

三、储能与运输存在技术难题,商业化运营尚需时日

目前,氢气的储存主要有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体储氢三种方式,气态储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氢气的车载运输与管道铺设都不完善,加氢站主要依赖进口,氢气交货成本远远大于汽油柴油的成本且无法形成盈利模式;另外,因为锂电池充电时间长,功率受限等因素,我国将燃料电池推广方案倾向于重卡、客车及专用车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在我国光伏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制氢可能将是新能源发展的终极之地,但在储能以及运输等其他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商业化还需很长的路需要走。当下,各个光伏企业瞄准下个风口正在积极筹备,光伏制氢处在布局与铺垫的萌芽阶段,作为光伏的龙头企业隆基股份能否在光伏制氢领域走出新的高度,欢迎小伙伴们在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