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智库视点|“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

2022-11-08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百度资讯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明确了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双碳目标下非化石能源将替代传统高碳能源成为电力系统能源供应的主体,以新能源为主体是新型电力系统最核心的特征。为提升电力调控系统的信息采集、感知、处理、综合调控等能力,新型电力系统将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等特点,并通过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源荷互动等多种方式,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因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推进电力工业智能化和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把握政策方向,明晰关键挑战。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挖掘负荷侧各类柔性负荷的主动响应潜力,促进源荷互动,将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因此,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快速推进,东西部源荷时空平衡协调问题会进一步凸显,电网柔性化技术进步和储能调峰建设迫在眉睫。此外,由于新型电力系统存在稳定性的问题,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数据挖掘能力和信息防范能力,建立更为完善的感知、采集、储存、管理系统。

第二,遵循发展规律,明确阶段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系统工程,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将伴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有所变化。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国仍将以煤电发电为主,这是增量替代、技术攻关、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从2030年到2040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风光发电量比重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这是存量替代、系统变革的重要阶段。从2040年到2060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逐步成熟,将建成近零排放电力系统,形成包括生物质发电、核电、水电、储能、氢能等低碳多元灵活性电力系统。

第三,结合技术手段,突破主要环节。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会逐渐转化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还需要合理使用技术,并采取有效措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一是围绕电源侧开展优化升级,发展性能灵活的电源发电以及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系统,大力推广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并构建更为灵活的市场运营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及市场占有率。二是强化电网的桥梁纽带作用,优化电网架构,加强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增加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智慧管理能力,以及针对消费、交易、储存等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三是挖掘负荷侧资源需求潜力,通过提升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强化对负荷侧的管理,强化对负荷侧电力需求市场相应机制建设,提升需求侧的响应力度,加强技术推广。

(文/国研智库新基建研究中心 徐乾)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