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彭一苇、通讯员柴文琪、实习生邓紫雯)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数字技术与实体电网深度融合,相关支撑体系该怎么建设?近日,国网湖北电力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向公众展示了以数字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方案。
白皮书分为背景、内涵和特征、体系架构、典型应用场景、价值等五大部分。湖北缺煤、少油、乏气,白皮书指出,在双碳目标下,湖北到2030年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将达到45%,未来,湖北电网面临着多重挑战,如本地缺乏化石能源带来稳定性挑战,交直流电网的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带来安全性挑战,以及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经济性挑战等。
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会带来很多变化,如电源结构将以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为主,负荷特性兼具生产与消费特性,电网形态向能源互联网转变等。电网环节更多、范围更广、供给侧和需求侧随机性更强,传统的电网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因此,构建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是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必然。
湖北电网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总体架构分为智慧物联、网络通信、中台支撑、数字应用以及网络安全体系。数字支撑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支撑实体电网的数字化孪生体,可精准反映实体电网内各部分的关系和位置信息,电网运行各环节状态可及时感知,分钟级采集与精准控制用户侧信息,反应速度更快,更适应新能源随机性大的特点。
有了数字技术支撑体系,能进一步推动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提质升级,助力实现停电少、复电快、服务优。 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电网拓扑、视频、车辆、物资、气象等数据,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也可实时化、智能化、数字化。
相关链接>>
反应更快 能效更高!数字化电网正在融入生活
国网湖北电力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为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有了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生活有什么影响?目前,我省应用的部分技术为我们揭开了冰山一角。
停电恢复更快了。7月22日,家住洪山区瀚城城投小区的王女士家中发生用电故障,她报修3分钟后,抢修工单已派到离王女士最近的配网抢修班,10分钟后,王女士就在电力小助手小程序上看到了抢修人员正在赶往小区的行进轨迹和抢修进度。上半年,全省电力故障抢修平均处理时长同比缩短53.9%。高效抢修背后,就有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的功劳。
国网湖北电力基于企业级数字基础平台,构建数字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数据全局共享、资源跨业务重复利用。同时,形成了全省数字电网静态一张图,接入所有设备和客户的基础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缩短了客户的停电时间。
老百姓用电也更便捷。一位车主在鄂州花湖机场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充上了电,在90公里外的武汉,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决策平台可实时监测该充电桩运营状态。在运营决策平台上,湖北省每一座国网新能源充电桩的运行情况、运营效益、充电量、功率利用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样的大数据,为后续是否增减充电站、在哪里新增、新增多少提供了科学支撑。
能源利用也将更高效。在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阶梯教室、会议室和楼栋公共区域,使用了智慧照明系统和仿真太阳光灯具,用手机APP可以一键切换上课、下课、投影灯等场景模式,综合节能率达50%。
国网湖北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白皮书中发布的典型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包括任务智能生成、资源高效配置的电力应急指挥体系,服务双碳目标,建立能源生态的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未来,随着电网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有利于以数字化融通整个能源行业,全面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资源,共同开拓能源数据市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 通讯员柴文琪 陶苏源 邱丹 实习生邓紫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