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十载春华秋实,科协硕果满枝。为全面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协系统工作成果,中国科协面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中国科协机关及直属单位开展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从各单位推荐的案例中遴选出一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展示,旨在树立新时代科协组织新形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累科协智慧,汇聚磅礴力量。
征集活动得到了科协系统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各类工作案例590个,涉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学术创新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人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科协自身建设、深化科协系统改革等10个主题。现将遴选出的优秀工作案例陆续刊发宣传,供大家学习、交流、借鉴。
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中央书记处部署要求,密切协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大专项,按照单刊建设、刊群联动、平台托举、融合发展的原则系统构建支持体系,与科技界、期刊出版界同心合力、务实笃行,有效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抢发重磅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在卓越计划支持下,期刊广泛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担任主编、编委和审稿人,通过定向约稿、走访科研机构、组织学术论坛、建立快速发表通道等多种措施,抢抓重磅成果,期刊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细胞研究》全球首发关于神经发育过程蛋白功能的研究,较Nature发表同类文章早5个月;《国家科学评论》首发关于新冠病毒进化的论文,全文下载量逾70万次;《中国航空学报》发表我国高超音速发动机研究论文,被BBC、Yahoo等多家海外媒体追踪报道;《分子植物》《科学通报》等组织植物-微生物互作、全球生态治理等专题特刊,关于有机太阳电池最新研究进展刷新纪录,关于世界大河水沙通量等研究论文被Nature点评。2022年《期刊引证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22种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25%,较十年前增加112种;44种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5%,十年前只有1种;14种期刊跻身学科第一,5种期刊影响因子进入全球百强,较十年前双双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
2012-2022年我国Q1区期刊数量及占比
拓展传播交流网络增强学术引领服务
在中宣部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协持续遴选国内期刊刊载的突破性成果,通过中央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累计制作卓越期刊学术前沿快报科研时代锐力量主题成果展、中国科技期刊:领潮系列主编访谈短片等80余期,网络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各刊与国内外重要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出版机构、学术社区等开展广泛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学术传播网络,通过主办国际会议、学术比赛、作者分享会等促进学术交流。《园艺研究》主办国际园艺研究大会,73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余人注册参会;《光:科学与应用》打造Light学术联赛品牌,得到青年学者热烈参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优秀中文期刊加大国际化传播,影响力辐射至88个国家和地区。
广泛宣传国内期刊刊载的突破性成果
推进集约数字出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针对我国期刊资源分散、出版传播链条短、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卓越计划同步推进集群化办刊和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激光杂志社、有科出版(北京)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试点改革,给予倾斜政策,探索多种模式整合出版资源、重塑出版流程,提高集约运作水平。依托北大方正、同方知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分段研发国际化数字生产、运营、传播平台,实现期刊选题策划、投审稿和排版发布全程在线交互。生产平台吸引国内253种期刊入驻,出版周期平均缩短30%;运营平台为2000家用户提供选题策划、智能投审稿、内容审读支撑;传播平台先期引入15种英文期刊试用,与国际主流投审稿系统、生产排版系统实现对接集成。
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推动中外期刊同质等效
在一流期刊建设部际协调机制下,各部门围绕破四唯、树新标出台组合拳。科技部出台文件,将卓越计划入选期刊与国际顶级期刊、顶尖学术会议并列为3类高质量论文来源;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合理使用影响因子等定量指标。中国科协引导全国学会分领域对中外期刊进行同标准评价,编制发布数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能源电力等38个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推动中外期刊同质等效应用。聚焦人才多元评价打造临床案例成果发表平台,充分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全国学会,征集遴选病例报告10万余篇,推动入库成果作为代表作在临床医生职称评价中试点应用,为更多工程技术领域人才评价探索路径。
加快布局高起点新刊拓展前沿学术阵地
按照以域选刊、示范建设、梯次培育的方针,卓越计划瞄准国家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和战略方向,遴选了22种领军期刊、29种重点期刊和199种梯队期刊优先培育,同时持续支持创办高起点英文新刊,为一流期刊建设注入源头活水。2022年起更是将新刊数额从每年30种增加至50种,进一步加快拓展国际前沿学术阵地。累计入选的140种高起点新刊覆盖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生物医学、先进制造、能源环境、新型材料、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数据科学等新兴交叉热点领域,填补多个学科空白,显著改善我国科技期刊结构布局,服务国家创新关键领域能力有效提升。已有17种新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12种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25%,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期刊
来源:中国科协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