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电力系统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电力行业始终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供电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已有65万余户供电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国有电力企业为主体、民营电力企业为补充、多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现代电力企业体系。面对严峻复杂的电力供应形势,电力行业积极探索电力管理方式与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水平与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我国用电水平大幅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展智慧电力系统建设,并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有力推动了电能表技术方案、电能计量技术方案、用户管理技术方案等方面能力建设与技术发展水平提升。
安科瑞ADW300三相无线智能电表一、建设智能电表
从电网行业看,电能计量是电力行业的基础设施,电力计量设备包括电能表检定设备、电能表生产设备、电能表校验设备、电能表安装调试设备等,这些计量设备对电力供应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计量设备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从智能电网建设看,智能化电网是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阶段中一个必然趋势,它以感知、理解、协调、决策为基础,通过先进通信技术手段获取电力信息并处理,以满足用户需求和节能降耗、高效运转,使电力行业实现智能转型升级的目标。智能电表具有智能计量、远程抄表、实时计费、快速充电和双向通信等功能。智能电表最大特征就是具备双向通信功能,即用户只需向智能电表发出一个请求信号,即可自动获取用户所有用电信息,并实时反馈给智能电表后台服务器,以供实时监控、分析等数据处理。目前电力企业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工商业、居民用户、农村用户,其中以商业用户最为广泛。
二、构建智能电网
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力行业在构建智慧电力系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首先,建成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智慧能源系统,初步构建起泛在电力物联网。最后,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构建高效电力供给体系,加快智慧电力时代建设。总体而言,国家电网公司以智能电网建设为核心推进智慧电力建设,大力推动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源计量、智能用电等技术研发落地;大力推广电能管理信息系统、智能用电系统和智能用电终端等技术创新,着力构建智能电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推动智慧能源、低碳发展等相关业务应用,并积极探索构建智慧电力服务体系,逐步提升电力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实现用电客户需求与管理服务模式创新良性互动。
三、开展智能用电试点工作
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右旗等地开展智能电表试点工作,通过将智能电表嵌入电网,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电能损耗。通过智能电表的应用,一方面,电网公司实现了电力线损精准计算,大幅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接入智慧电表,实时监测用电数据,实现用电服务分析与管理,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降低用电成本。目前试点地区共有9个电表项目投入使用。目前,已经累计采集95598信息系统运行数据约19万条;累计为用户提供智能用电业务申请服务约6万次;为当地客户提供智能电费缴费服务约3万次;与多家能源互联网企业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能源互联网应用及业务探索,累计支持各类能源互联网项目共计266个。国网内蒙古电力智能电表项目首批试点项目投入运行,已采集各类能源数据约32万条,应用智能电表采集设备对区域内217台采集终端进行了数据采集,实现了智能用电业务系统对不同能源类型用户提供精细化电力采集和智能化用电业务办理,有力地支撑了电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