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8日讯 不论你之前是否听说过李未可这个看起来似乎没什么辨识度的名字,也不论你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来迎接元宇宙(通常是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的冲击,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2022年伊始,以建设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为愿景,旗下拥有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皮皮虾等产品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字节跳动),真金白银投资了一位虚拟女生——来自天眼查、企查查等APP的信息均显示,近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新增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跃动);随后,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投资。
通俗一点来说,今年第一笔虚拟人融资就这样在很多人还毫无防备时出炉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字节跳动首次涉足AI(人工智能)虚拟赛道。此前,字节跳动曾全资入股拥有虚拟偶像团体A-SOUL著作权的公司;收购VR创业公司Pico,布局AI虚拟交互的上下游……联想到最近频频刷屏的万科年度最佳新人崔筱盼(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以及一夜涨粉百万的柳夜熙(抖音虚拟美妆达人),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显示,数字虚拟人形象或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大爆发,并逐步走进真实的人类生活。
阿里创造,字节接盘,李未可真的这么香吗?
李未可何许人也?
这个对很多人而言还有些陌生的名字属于一位虚拟女生。她由原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终端负责人茹忆打造。公共资料显示,茹忆还曾从零开始打造了小米电视和阿里巴巴第一款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天猫精灵,在人工智能硬件产品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茹忆的公开身份之一是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图/天眼查显示,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字节跳动关联公司量子跃动持股比例占20%。
来自天眼查等APP的信息显示,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0月,打造了名为李未可的AR(增强现实)科技潮牌及同名虚拟IP形象。该公司主创团队曾表示,我们要把李未可打造成中国第一个真正有情感连接的AI虚拟数字人,让我们的AR眼镜不仅有美丽的颜值,更有有趣的灵魂,成为年轻人都喜欢的科技潮牌。
要实现这个小目标,精心的包装和推广必不可少。
为了给李未可这位虚拟女生注入更有趣的灵魂,其主创团队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以视频内容的方式,让李未可金句频出;甚至还单独在B站开辟了李未可的视频漫剧《未可WAKE》。作为超写实的虚拟数字人,李未可借助内容的手段,构建出自己的立体人设。
李未可更重要的落地场景,是以AI人的身份出现在AR眼镜中,与用户进行交互,这一点也让字节跳动最为动心。据悉,出于对AI+AR模式的看好,字节跳动投资团队仅用时两个月就敲定了李未可的首轮融资。
不仅有美丽的颜值,更有有趣的灵魂,这一点同样直击年轻群体的心脏——作为IP本身,李未可传递的你必须变得独特稀有,才能对抗规模化的价值观,与当代年轻人开放包容、敢于尝试、敢于表达自我的态度不谋而合,李未可的背后团队,显然正在不断尝试将科技潮牌的价值属性和精神内核融入年轻人的日常,最终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布局新赛道,虚拟数字人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元宇宙和虚拟数字人的火热,吸引了一批创业公司和大厂入局。
字节跳动入局AI虚拟赛道在业内早已不算新闻。早在2021年,由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打造的虚拟人物卡诺橙就已亮相北京台春晚。此后一年时间里,字节跳动在AI虚拟赛道的布局全面而又细分,既包括虚拟偶像,也有虚拟现实硬件,还有虚拟内容产品。
图/2021年7月,上海世博展览馆,拥有高仿真人物形象的AI数字虚拟人做出逼真表情和动作。
新闻主播台、偶像舞台、直播带货间……仿佛一夜之间,一个个虚拟人集体站上了舞台中央——
2021年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宣布中国首个虚拟学生华智冰正式入学,开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生生涯;
2021年12月,小冰公司的数字孪生虚拟主播N小黑与每经AI电视一同正式上线,助力每经AI电视成为7x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AI视频直播产品;
从北京冬奥会开始,我将全年无休用AI智慧为听障用户提供手语服务,让他们快捷的获取比赛资讯。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11月24日,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倾心打造的总台首个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上,优雅亲切的虚拟手语主播将实现用技术跨越声音的障碍;
在2021年12月31日晚间多个主流频道的跨年晚会中,大家也不约而同把虚拟人作为了节目的全新亮点——没错,当天的各类晚会几乎都被虚拟人霸屏,其中包括虚拟偶像洛天依、以虚拟技术呈现的邓丽君以及虚拟主持人小漾等……
图/华智冰和冬奥会虚拟手语主播。
资本市场也应声而动。
公开数据表明,在经历了连续3年超50%的增长率后,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68.8%,带动周边市场规模645.6亿元。而这两组数据预计在2021年都将增长70%,分别达到62.2亿元和1074.9亿元。
元宇宙未至,虚拟人先行。目前,虚拟人市场的盈利前景广阔似乎已经是普遍共识。但业内人士也不忘提醒:元宇宙、虚拟人走红背后,一些套路和骗局正悄然滋生;同时,虚拟人本质上由数据库构筑而成,背后需要专业团队持续运营,虚拟人未来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