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者?语
创新为王,技术赋能!
已经实现平价上网的中国制造风电产品正在走向世界,推动着全球能源变革。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球最大风能展马上拉开帷幕之际,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即将启动之时,未来可通过哪些方面的技术创新,推动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让我们一起看看企业家们的看法吧!
本期御风者
?武 钢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E2-B08
在平价新时代,整机厂家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持续提升风电机组容量、实现机组轻量化。同时,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全面提升数字化能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产业链业务领域,推动新能源数字化转型。
张启应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总裁
E3-B08
近十年,全球陆上风电成本下降56%,海上风电成本下降48%。如今,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我国陆上风电实现了大部分项目可平价,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仍有较大空间可以挖掘。
推动风电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努力,在产品技术创新、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运维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以明阳智能为例,明阳依托全球领先的超紧凑半直驱技术,提高风机可靠性和发电量,进而有效降低综合度电成本;开发陆海大兆瓦机组,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着力打造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实现对风场全过程智能化透明化管理,可有效节约运维成本。
张广军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E3-B01
随着风电行业补贴退坡,助推企业苦练内功,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一是推进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从风电场整体度电成本最优出发,开展风电场一体化设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整体实现成本优化。
二是推进高性能轻量化大兆瓦风电机组研制和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超长柔性叶片、高功率密度传动链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增加收益率。
三是发挥政策效应,开展行业协同创新,攻关核心技术,央企、国企引领成为核心关键技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创新链的链长,协同推动降低度电成本。
四是推进风光储等综合能源建设,通过多能互补,实现全周期高效能发电,降低度电成本。
金孝龙
上海电气副总裁、风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E1-B01
数字化&智能化:
?依托数字化,提升设计效率,从设计源头转变理念做好载荷降低、先进控制、系统耦合匹配、可靠性设计等。
?依托智能化,结合生产工艺优化改善,实现精益生产、智能制造。
?标准化、数字化运维:确保安全前提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运维(远程监控、大数据故障诊断、振动监控分析等)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减少停机时间以提升发电量。
新材料替代/新工艺:
大型化趋势下,例如叶片材料轻量化来有效降低载荷,或分段式叶片降低运输、吊装费用,同时塔筒、紧固件等探寻低成本材料替代。
高玲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E1-A10
总体来讲,目前国内陆上风电项目已经能够平价上网,海上风电实现平价上网较为困难。但具体还是要根据项目风资源、电价、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去评估。
未来推动度电成本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购端,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来替代进口,新材料的运用和国产化替代;
二是解决方案端,针对具体项目采用长叶片大容量的机组产品,通过提高风能捕捉效率Cp值,减少机位数等方式降低单位度电成本;
三是机组设计端,可以通过结构优化、新材料应用、关键部件自主研制等,降低机组的成本;四是控制端,通过先进自适应控制算法等技术,从单个机组和场级协同进行最优化控制,降低载荷、提高发电效率。
谭文理
哈电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
E1-A01
推动度电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叶片新技术。国产碳纤维技术以及拉挤板工艺成熟,带来更大叶片技术的可行性,无论海上风电还是路上风电,风机朝向大功率大叶轮趋势仍然不变,这方面肯定会降低度电成本。
二是大功率整机技术。随着国内大功率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陆上机组有望很快实现7-8MW机型批量化,海上机组也有望进入15MW机型商业应用,进一步降低风电度电成本。
三是新材料新工艺。如轴承方面的滑动轴承技术成熟带来整个传动链单位扭矩密度的降低,风机的整个主传动链成本降低。未来风电机组持续在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风机数据分析、故障诊断、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不是梦想,还必将带来运营成本的降低。
姜松江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E1-B02
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度电成本下降的源动力,未来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需要风电整机和零部件等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来实现,集合全产业链的力量推动风电的可持续健康降本发展。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下降,体现在提升发电量、降低建设成本和降低运维成本。机组设备技术创新具体表现在设计、材料、工艺,比如风电整机一体化多学科融合设计技术,叶片的新型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化感知风能预测技术,基于传感器的新型算法独立变桨技术,复杂工况下危害载荷抑制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技术和场群精细化控制技术。通过技术优势创新来实现机组的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达到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目标。
展会综合信息
展会名称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展会时间、地点
2021年10月17-20日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58121
电子邮件:info@chinawind.org.cn
欲了解第一手展会筹办情况
敬请关注大会官微CWP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