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枣庄发展“换芯”:打造北方锂电之都,破解组团型城市困局

2022-11-01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百度资讯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鲁南城市有怎样的新发展呢?对山东而言,以济南为龙头的省会经济圈和以青岛领衔的胶东经济圈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软环境实力,都代表着山东在全国进位争先,承接国家战略。如今放眼鲁南经济圈,昔日煤城枣庄正以涅槃重生之势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转型成效亦是可圈可点。2021年前三季度,枣庄经济增长9.9%,七年以来同期首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关键指标,例如前三季度,新增四上企业248家,同比增长235.1%,新增数量创近年来新高。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年,我们试着揭开鲁南潜力城市枣庄一角……能源换芯,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枣庄,鲁D的荣耀也和初期黑色能源促成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枣庄形成了以煤炭、水泥一黑一灰为特色的传统产业结构。随着枣庄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转型,谈何容易!资源型城市转型这是个世界性难题,枣庄的路在何方?2021年12月14日,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这标志着枣庄市在聚焦锂电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新征程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开启了崭新篇章。


枣庄望向了锂电。


锂电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


枣庄的锂电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电芯、PACK组装、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比较完整的全产业链条,枣庄市委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刘宗国表示。


对于能源产业发展,枣庄并不陌生,在吸取以往发展传统能源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锂电,枣庄精心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动,高标准编制了《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本着突出重点、科学有序、形成互补的总要求,推进形成一处核心基地+三处配套产业区+三处协调发展区的1+3+3锂电产业发展总布局。


在此基础上,枣庄深化锂电产业链长+链主+联盟工作机制,发挥好人才团队、投资基金、锂电产业联盟桥梁纽带和中国北方锂电网平台支撑作用,靶向对接欣旺达、吉利集团、宁德时代等产业链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用好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示范基地、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等高能级平台,着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截止到去年12月,枣庄全市拥有锂电企业35家,其中重点锂电企业19家,产品种类200多个,产品在供应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同时,还出口欧美、亚洲等,枣庄市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为CB计划认可实验室,锂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不知不觉间,锂电产业已成为枣庄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一极。


枣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资源要素、财力保障都很有限,更要集中政策、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长板拉长、优势做优,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枣庄市委书记陈平表示,锂电产业是枣庄在产业转型中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通过做大做强锂电产业,打开转型发展的新通道,推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持续擦亮枣庄能源基地的牌子。



十四五期间,枣庄将聚焦轻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加速完善锂电产业链,争取2025年锂电产值达到800亿元,全力打造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枣庄模式。


能源换芯影响的不止于此,以此为代表,枣庄渐从一黑一灰到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两高四新,实现了华丽转身、精彩蝶变。


发展更新,破解组团型城市困局在过去的一个甲子里,枣庄渐渐形成了组团型城市结构,五区一市各个区域发展特色明显,但也存在着城市发展结构不清晰,主城区集聚能力不强、首位度较低等问题。


随着枣庄开启富美新枣庄建设,这一城市结构也迎来新变化。


枣庄立足自身组团城市发展现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构建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市域发展格局,对辖区的各中心城区、县域、功能区有了更加精准的发展规划。


例如,一强指的是滕州。


滕州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强市,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集散地、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与主城区的互促互补,支持滕州市持续走在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并且,这种市域发展格局强调协调联动、区域统筹,努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在对一主的布局中是这样推进——由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枣庄高新区共同组成中心城区,按照西城扩容、东城提质、一体化发展思路,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


在当前国内区域竞争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以科技、人才、资本等为代表的高端要素,逐渐加速向优势地区集聚。


枣庄此举意义正是在此,并且以产业为依托,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以前文的锂电产业为例,枣庄制定的1+3+3锂电产业发展总布局即以枣庄高新区为一处核心基地,滕州市、薛城区、台儿庄区为三处配套产业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为三处协调发展区。


锂电产业是枣庄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产业能兴市,也是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文旅产业,枣庄亦有了更大范围的布局。



以示范创建为推动,枣庄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编制完成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制度体系;


组建市文旅发展集团,整合市内优质文旅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五城同创,提升城市旅游承载力、吸引力……随着红荷湿地、冠世榴园、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等精品景区日益壮大,枣庄全域共建、全域共享、全域共融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枣庄还尝试加快双十镇(十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十个乡村振兴特色镇)建设、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诸如此类的努力不仅助力疏解枣庄组团型城市发展困局,也让枣庄有了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的可行经验。


开放迎新,培育双循环枣庄优势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代表,枣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重塑辉煌呢?


是产业,是工业,也是改革开放。


如果仔细分析枣庄的区位,不难发现其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京沪大动脉的中间节点,是鲁南门户、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北方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方言、饮食习惯与苏北、河南、安徽北部等区域相近,这注定了其人员、物资与外界交流的频繁。


历史上,墨子、鲁班、奚仲、毛遂乃至抗战时期的铁道游击队,在这片土地播下智慧的种子,可以说枣庄扩大对外开放既有历史渊源,也有地利、交通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开发展空间。


2020年6月30日,枣庄首班齐鲁号欧亚班列开通,时隔9个月,滕州首班欧亚班列也正式开通。


班列的开通,将原来经临沂、青岛、郑州、义乌等地出口的商品由枣庄直接发运,相较于之前海运方式可节约25天左右,极大地提升了枣庄外经贸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这是枣庄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过去几年,枣庄努力前行向开放要活力,为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枣庄积极推动创建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等优质平台,并实施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工程,2021年1—7月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4.4%,进出口增长45.3%。


目前,除了开通欧亚班列外,枣庄还成功创建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市。


通过转变二手车交易征管模式,由之前的委托代征变为以票换票,一方面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另一方面从机动车购进源头入手,规范二手车发展,把推动二手车出口作为双循环的重要渠道,枣庄从买全国、卖全国上升到买全国,卖全球。


主动融入双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能为枣庄发展增添动能。


培育自己的优势,又会将这种动能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枣庄市积极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鼓励电商等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薛城经济开发区响应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号召,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


2021年10月20日,薛城经济开发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这是枣庄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跨境电商产业园以培育电商企业,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使命,通过招商运营,企业孵化,人才培育等手段,为这座城市带来更为丰富的产业生态,助推枣庄电商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


鲁南大数据中心、鲁南大健康产业园、国科医工智造基地、智慧纺织工业互联网项目……在述说着枣庄奋力打造自己优势的发展故事。


改革图新,榴乡诉递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组团型城市破局,还是探寻资源型城市转型,抑或融入双循环,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刀刃向内。


枣庄市峄城区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推出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群众、镇街、企业在民生、执法、发展等领域一旦遇到问题,只要提交诉求到榴乡诉递平台,就会有人来问、有人来办,实现一个门进、一个门出,从而理顺了条块关系,打通了部门衔接的堵点、痛点,构建起了简约规范高效的基层治理模式。


目前,榴乡诉递平台已经超16万人参与,约占峄城区人口总数的45%,比例已相当之高,平台已累计办结超15万件,办结满意率超九成。


类似榴乡诉递这样的平台,各地也有不少,但效果却参差不齐,榴乡诉递的做法是:


从机构编制、执法力量、职责清单、网格员队伍、跟踪问效、考核机制、督导问责七个方面加强保障,例如峄城区梳理部门和镇街职责清单498项、权力清单4242项,强化跟踪问效,根据反馈,一次没有办结就二次办理,二次没有办结则启动督导问责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平台的有效运行。


基于峄城区的实践,2021年8月6日,枣庄市印发《关于推行榴乡诉递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推行榴乡诉递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着力提升枣庄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此为引,枣庄大力实施十大改革攻坚突破,市级领导领衔抓重大改革事项,创新实施揭榜推进机制,率先突破56项重点改革任务和12项原创性项目……在其中,枣庄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双20条,着力打破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目前,在50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全覆盖,6类工建项目主流程审批提速20%。


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即审即办。


枣庄市委书记陈平说:


我们将严格兑现各项惠企政策,用好‘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平台,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我就是枣庄’的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在2022年这一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之年,枣庄这个山东潜力股的努力十分关键。


目前已显现的成果——2021年前三季度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枣庄有10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10位,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枣庄依靠奋斗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奋斗走向未来。


枣庄是如此,山东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