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1月1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蓉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实施双碳战略。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兼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工作中的刘彦琴
目前,能源领域占我国碳排放比例约88%,其中电力行业约占能源行业的41%,可见,实现‘双碳’目标将倒逼电力行业以清洁低碳为方向,电力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将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四川省人大代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刘彦琴向封面新闻记者聊起了今年自己的建议。
支撑双碳目标落地
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彦琴告诉记者:我今年带来的建议是关于支撑‘双碳’目标落地,出台新型储能支持政策的建议。
刘彦琴说,目前,能源领域占我国碳排放比例约88%,其中电力行业约占能源行业的41%,可见,实现双碳目标将倒逼电力行业以清洁低碳为方向,电力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将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可以实现电力电量的时空转移,平抑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提升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
据悉,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示范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一,风能、太阳能也极具开发潜力,具备率先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条件。
当前,四川新型储能政策亟待完善。这表现在新型储能有关机制未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细分领域需要政策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链不完善三个方面。
基于此背景,刘彦琴建议,要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来匹配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全省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深入挖掘两江一河流域水风光互补特性
刘彦琴表示,疫情当下,四川省的经济稳中向好,面对双碳政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迅速抓好贯彻落实,争当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对于2022年的四川省能源行业发展,刘彦琴有属于她的见解: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入挖掘‘两江一河’流域水风光互补特性,统筹各流域大型水库调节能力,优先在水电富集区域发展新能源。
此外,四川能源行业还应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推进抽蓄、电化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类型储能试点示范,探索风光水储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负荷侧云储能等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打造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生态农业的光储荷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成都国际领先城市配电网,支撑锂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往年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
记者获悉,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刘彦琴提出了关于促请政府出台尖峰电价政策和成都特高压交流工程落地切实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力供应的建议。
刘彦琴表示,其中,第一个建议已经得到落实,四川省发改委已经出台分时电价相关政策。第二个建议已被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纳入国家级规划,力争2022年中旬核准,力争2024年上半年投运,切实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