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华的战线越来越长 ,已渐近失控。继向59款中国APP施以黑手后 ,新德里又将目标瞅准关乎到民生的电力领域。按照印度的想法:通过打压中企 ,培植本土企业的做法 ,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
关键是 ,印度电力企业对外依存度太高 ,恐一时消化不了中企退出遗留的市场份额——要知道印度超过30%的电力设备供应源于中国。印度官方这般做法 ,实际上是给印度人自己找麻烦。
打开凤凰新闻 ,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观察者网援引印媒话说 ,印度电力部门准备对中国企业采取措施 ,要求下属企业不得擅自采购中国产品 ,所有的商业往来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认证。印度电力部门强调称:采取这一战略旨在保障供电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一做法或影响到1亿印度人的电力供应。
印度电力部门的做法看似加强了本土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 ,实际上给自身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世界银行曾指出 ,印度虽然成为了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但该国的能源消耗总和却不及国际社会的一成 ,人均电力需求的配置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彭博社也曾言及 ,印度的电力缺口仍存在很大的变数 ,如果不能补足这一短板 ,其将严重的拖累印度的发展节奏。
无疑 ,印度官方急匆匆的出台这份排华方案 ,实在是欠考虑。要知道 ,得益于印度电力投资法的便利 ,印度迎来了多个历史发展期。目前 ,包括中天科技印度有限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已经深耕印度市场数年 ,并在该国建立了巨大的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印度官方的一纸草案 ,将让中企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也将严重的损害两国交往的大局。
对此中方坚决予以反对 ,中国商务部表态:印度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印方在世贸组织中的承诺 ,望印方立即予以改正 ,采取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的做法。中国也给印方提了个醒 ,时至今日 ,北京仍未实施任何针对印度企业的歧视和限制性措施。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 ,如果印度内部掀起的反华风暴继续扩大 ,中国势必会采取同等的反制措施 ,而这将让两国微妙的关系更为的敏感。
对于中国而言 ,如果失去印度这个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将严重损害自身的利益。反过来 ,如果新德里失去北京的投资 ,其发展节奏也将大大的延缓 ,这种双输的局面导致的后果显而易见。
中国能做的是 ,一方面是加紧与莫迪政府在政治和军事上沟通 ,力图让中企损失降到最小。一方面是做好后撤的应急准备 ,万一印度出现当年类似印尼的事件 ,中方要有充足的手段和时间予以反制。
中印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 ,实在是让各方扼腕叹息 ,其表面看是新德里和北京的龙象之争 ,实则反应了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的变动。
在中国看来 ,中印两大国只有携手并进 ,那么一定会在亚洲创造出多个繁荣稳定的光景。同时 ,中印进一步深化交流 ,也将极大的改善27亿人的基本福祉。问题是 ,新德里野心太大了 ,其罔顾了中国的好意。
尤其是莫迪如今颇有玩火自焚的架势——靠民粹主义上台的莫迪 ,已架不住国内民意的反噬。我们看到 ,莫迪近段时间的动作 ,已经严重的违背了两国之前达成的共识 ,改变了息事宁人的降温举动 ,开始频繁放狠话 ,甚至到对峙前线鼓舞士气。
基于此我们认为 ,中方有必要做好万全措施了。毕竟印度此次掀起的反华风暴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随着印度抵制中国活动的愈演愈烈 ,一旦经贸关系这个压舱石不再 ,莫迪有可能比特朗普做事更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