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日,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目前台风黑格比正赶往我国东部沿海,沿途中不断发展,强度逐渐增强,预计3日夜间将在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成为今年来登陆我国的第二个台风。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据悉,台风黑格比这个名字是自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统一命名),算上今年这次生成,是第三次生成了。其中,2014年第22号台风黑格比于菲律宾东萨马省多洛雷斯沿海登陆(第二次)。
那么为什么广东的网友对台风黑格比那么熟悉呢?因为2008年第14号台风是第一次用黑格比命名,也是用这个命名的台风第一次登陆我国。在广东的网友印象中,台风黑格比对广东地区的伤害是印象尤深。
强台风黑格比:英语Severe Typhoon Hagupit,国际编号:0814。于2008年9月24日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5级(48米/秒)。当时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强盛期七级风圈半径达500公里,十级风半径为200公里,其风圈半径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之少见。而且一直以2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偏西方向快速移动,且路径稳定。
黑格比是菲律宾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鞭挞。
在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出台之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为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了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台风)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
据悉,重新命名的表单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提供。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如目前台风黑格比编号:2004号,即为2020年第4号热带风暴(现在等级为强)。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是, 当一个台风名称被使用时,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 例如,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由海燕命名国中国更换替补名白鹿。
目前,国家防总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为应对台风等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8月2日12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