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铸就长青基业
国电电力获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基业长青奖
11月1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上,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被授予金牛基业长青奖,这是国电电力第12次获得有着上市公司奥斯卡之称的金牛奖。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国电电力的成长轨迹,探秘其科学快速发展背后的故事,继承奋斗与成功的火种,照亮前行之路,铸就长青基业。
资本运作 强势奠基
截至2018年6月30日,国电电力总股本由最初的5100万股增长到 196.50亿 股,是上市之初的 385倍 ;控股装机容量 5323.49万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 2128 倍。
看到这样一组数字,您一定会想到,这是一家大型电力公司。但如果您了解了这个公司上市以来的成长轨迹,得知这个公司总资产由上市之初的2.58亿元发展到如今的2806.73亿元时,您一定会惊叹这是企业发展的奇迹。
1
1992年底
邓小平南巡讲话,播下春风万里,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年年底,一个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区域性电力公司在大连经济开发区顺势而生,这就是国电电力的前身──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
1997年1月
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同年3月,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795,股本总额5100万股,上市流通股本1280万股。
1
2000年1月
国家电力公司为探索证券化和电网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入主东北热电,将东北热电重组更名为国电电力。从此,国电电力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2年底,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国电电力归入中国国电,从电力行业的地方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作为电力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积极运用公开增发、分离交易可转债、定向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实现了资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从2013年至2016年,国电电力年平均利润超过百亿元。
科学发展 夯实基业
加快转型升级,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让质量和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定盘星’。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电电力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和社会有效需求的预测分析,进行产业政策研究,编制完成了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三年发展规划滚动调整,优化组合内部资源,企业发展保持了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国电电力紧抓政策机遇,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周边和沿线国家项目合作开发渠道,在发达国家以及政局稳定、法律健全、前景较好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开发电力项目,努力通过电力项目投资带动集团公司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优化资产也是发展。而且是更深层次的发展。国电电力主动瘦身健体,把三年处置规划与三年治亏、提质增效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止住出血点,转让了山西煤销公司、库尔勒公司、浙江青田、吴忠热电等十余家单位股权,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如今,国电电力构建起了火电、风电、水电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截至2018年6月30日,国电电力控股装机容量5323.49万千瓦,其中火电3351.20万千瓦,水电1380.38万千瓦,风电570.7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21.20万千瓦。
前瞻创新 拥抱未来
当前,发电企业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加速期叠加的重要关口,国资国企改革政策正在加速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企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运营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电电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新作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健全完善了公司管理、科技两大创新平台体系,着力加强创新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和容错机制,扎实推进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数字化电厂建设基础上,国电电力在本部建设了以生产监控、经营管控、营销管控、燃料管控、经济运行管控、技术监督、设备健康管理、环保管理等功能的智能管控大数据中心,并率先在部分企业试点开展建设以智能安全、智能运行、智能设备、智能燃料、智慧营销、智慧经营、智慧物资和智慧党建为主要架构的智能化电厂建设工作。
当前,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推进,合资公司组建完成后,国电电力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勇于拼搏、执着奋进的国电电力人,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用苦干和实干,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铸就更加恢弘壮丽的新基业。
作者:莫冰
编辑: 赵雅君
校对: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