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和现代社会的血液。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作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 ,明确了建设能源强国新目标 ,为新时代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加快、能源转型深入推进 ,能源结构布局深刻调整 ,能源利用方式复杂多元 ,能源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能源产业生态跨越升级 ,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企业宗旨 ,以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为企业使命 ,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公司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发起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 ,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 ,坚决扛牢电网责任 ,全力以赴保供电 ,奋发有为促转型 ,努力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创新电网发展方式
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
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能源是主战场 ,电力是主力军 ,电网是排头兵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关键。目前 ,公司运营着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持安全运行纪录最长、清洁能源发展最快的电网。公司经营区并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达5.8亿千瓦。
这10年 ,从持续完善骨干网架到不断优化电网结构 ,从创新攻克输电技术到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公司经营区域形成以东北、西北、西南区域为送端 ,华北、华东、华中区域为受端 ,以特高压和500(75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 ,区域间交直流混联的电网格局。
电网更加安全可靠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更大、能力更强 ,在能源转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 ,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2500万吨;±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已累计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的电能送至华中地区;±800千伏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为满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为适应能源配置日趋平台化 ,公司创新电网发展方式 ,持续完善骨干网架 ,加快推进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三交九直等特高压工程建设 ,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有序替代。公司跨区跨省输电能力超过2.5亿千瓦。
输电大动脉跨越千里 ,将电力输送到负荷密集地区 ,再经由各级电网进入城乡 ,送到千家万户。随着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的加快建设 ,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城乡电网 ,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为主的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变 ,对电网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更好支撑新能源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
▲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 ,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凸显 ,公司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加强与社会各方合作 ,共推抽水蓄能发展。2022年 ,山东沂蒙、吉林敦化、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竣工投产 ,浙江泰顺、江西奉新、湖南安化、吉林蛟河、辽宁庄河抽水蓄能电站陆续开工 ,安徽金寨、河北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目前 ,公司经营区在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68座、装机8300万千瓦 ,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年来 ,公司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国网方案。国家电网建设规模之大、科技之领先、成绩之恢宏也让驻华使节叹为观止。
8月11日 ,外交部组织驻华使节步入国企首场活动步入国家电网 ,85个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使节走进国家电网公司。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说 ,国家电网大力投资清洁能源 ,推进能源转型 ,让他看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和行动。巴巴多斯驻华大使亨利说:国家电网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方面的应用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惊人的。
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
让能源系统更智慧更友好
过去10年 ,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了6.9个百分点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位居世界第一 ,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从供给侧看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从客户侧看 ,发用电一体产消者大量涌现;从电网侧看 ,以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从系统整体看 ,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出现深刻变化。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 ,是顺应能源技术进步趋势、促进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为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公司强化顶层设计 ,组织专班深入研究并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原则、实施路径和技术框架;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 ,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地区级示范区。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 ,一些技术领域进入无人区 ,需要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今年4月22日 ,公司发起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技术需求 ,开展联合攻关、标准制定、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以来 ,推动合作不断深化 ,成员单位从31家扩充至52家 ,拉动研发及产业投入超过1000亿元 ,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 ,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
不仅当好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领头雁 ,公司也聚焦打造能源电力原创技术策源地 ,努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主力军。
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 ,科学设置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 ,研究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公司技术标准新体系框架 ,完成一批重要国家标准研究制定……公司系统布局、持续发力 ,顶层设计更加清晰、电力市场设计逐步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围绕新能源并网、多能转换、先进储能、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 ,公司相关单位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 ,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 ,推动能源系统更智慧、更开放、更高效、更友好。
▲张北柔直工程线路
西藏山南市森布日智慧能源小镇是西藏首个以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满足内需负荷的示范基地。国网西藏电力通过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实现小镇全域源网荷储能源系统实时监控、全景分析、智能运维及协同服务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智慧管控水平。在青海海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稳定运行 ,对于推动青海新能源出力及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作用。国网冀北电力持续在双高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柔性直流电网可靠运行、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支撑引领张家口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各地市特色示范工程建设。
公司以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 ,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数字技术 ,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目前 ,公司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 ,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交易结算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网上国网、新能源云等线上平台 ,打造户用光伏建站并网结算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构建分布式光伏服务生态圈。
推动节能提效降碳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电气化水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提升消费侧电气化水平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公司牢固树立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的理念 ,抓住能源资源利用这个源头 ,聚焦公共机构、医院、学校等重点客户群体 ,从节能改造、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建设、建筑能源托管、建筑物供暖供冷、能源消费侧碳交易服务等方面推进公共建筑高效用能 ,实施楼宇用能优化控制改造 ,为建筑节能减碳提供解决方案。
探索实践不断涌现 ,重点领域成效明显。由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京津高村清数科技园数据中心余热利用供能项目近日启动建设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数据中心节约电量约109万千瓦时。国网江苏电力为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实施了中央空调系统、燃气锅炉等用能系统绿色建筑节能改造 ,实现水、电、气、热多种资源可视可控 ,平均节能率18.9%。国网福建泉州供电公司联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为泉州市滨海医院建设楼宇信息物理系统 ,使医院中央空调机房整体节能率达43.67%。
▲国网青海电力员工检查光伏电站设备运行情况
以数据为支撑 ,公司深挖电力数据资源富矿 ,服务政府决策和行业监管 ,大力开展节能提效专项行动 ,提高全社会发展效率 ,有效降低碳排放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有了低碳账本。该公司在当地供电公司建议下 ,根据实际情况错峰生产 ,加紧生产工艺环节的节能改造 ,降低用能成本。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零碳梦想不再遥不可及。国网上海电力构建了能源+双碳应用场景 ,实现了对临港新片区能耗、能效、碳排放的实时感知和精细化管控。
公司打造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聚焦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等 ,持续推进供电+能效服务 ,为客户提供用能分析、能效对标、节能提效方案推介等服务;承建全国碳排放监测服务平台 ,聚焦碳排放、碳足迹等重点领域 ,形成浙江双碳数智监测等30多个应用 ,支撑精准测碳、合理控碳……能源服务的新模式为促进能源消费侧清洁低碳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纵横神州大地的电网互联互通 ,涌动在生活中的绿色电能丰沛充盈 ,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慧用能越发高效……公司以实际行动保障电力供应 ,推动能源转型 ,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