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商报
本报记者 陈文丽
今年6月以来 ,国内多地迎来入夏第一轮高温天气 ,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陆续发布高温预警。与此同时 ,各地复工复产进程逐步加快 ,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迎来高峰 ,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华北电网创入夏以来用电负荷新高。
针对保障夏季电力平稳运行 ,除了中央层面在电力保供方面提前做好部署之外 ,各地也采取相应的举措避免拉闸限电情况的出现。专家表示 ,近期多地高温天气持续 ,以及复工复产拉动能源需求增加 ,叠加国际能源价格输入压力 ,今夏我国部分区域煤炭电力供需吃紧 ,但电力保供有坚实的基础。
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部分区域电网用电负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6月20日 ,河南用电负荷达7108万千瓦 ,创历史新高。洛阳、南阳、商丘、周口、焦作、平顶山、濮阳、漯河、济源、鹤壁等10个地市最大用电负荷均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同样受高温影响的河北 ,用电负荷一路上扬。6月20日 ,河北最大负荷达到4276.8万千瓦 ,比去年最大负荷高出近80万千瓦。据预测 ,未来几天河北电网负荷或再创新高。
连日来 ,山东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高温高湿天气 ,用电负荷持续在高位运行。6月21日 ,山东电网最高负荷创历史新高 ,达到9293.6万千瓦 ,济南、德州、聊城、济宁、泰安、枣庄等6个城市用电负荷也创历史新高。
在经济大省江苏 ,近期用电负荷也不断攀升 ,6月21日用电最高负荷突破1亿千瓦 ,当天下午16时15分 ,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5亿千瓦。受本轮高温天气影响 ,江苏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空调负荷增长近2000万千瓦。目前 ,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用电负荷仍在持续攀升。
另据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数据 ,今年6月以来 ,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最大用电负荷超过8.44亿千瓦 ,西北、华北等地区用电负荷增速较快 ,与去年同期最高用电负荷相比 ,增速分别达8.81%、3.21%。
具体来看 ,6月20日 ,西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创新高 ,达到11273万千瓦。此外 ,6月17日 ,西北全网用电量25.42亿千瓦时 ,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6465万千瓦。
华北、黄淮等地经历持续性高温天气 ,局部地区气温超过40摄氏度。6月19日 ,华北电网最大负荷达24901万千瓦 ,创入夏以来负荷新高 ,新能源最大发电电力7528万千瓦。
今夏电力供应形势如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 ,迎峰度夏期间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将保持平衡 ,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其中 ,华北、东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南方、华东、华中和西北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将偏紧。
各地采取措施保供电
近期 ,多省(区、市)密集发布了迎峰度夏期间应对电力缺口的文件 ,云南、深圳、河北、浙江、河南、安徽等地在文件中点明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给存在缺口 ,并制定措施进行提前部署 ,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
6月15日 ,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部署推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时强调 ,要千方百计筹措资源 ,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重点能源企业、能源大省的沟通对接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采购资源、提升库存 ,帮助协调解决能源企业运输、融资、通关、流动资金等方面困难问题 ,确保煤、电、气供应稳定有序。同时 ,要加强科学精准调度 ,完善动态监测机制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保障平稳供电 ,坚决杜绝拉闸限电 ,发电企业要做到应发尽发、稳发满发 ,努力发挥最大供电能力。
云南省能源局近日制定印发的《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能源行动方案》提出:做好能源安全保供 ,决不拉闸限电。提高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做好发供用电有效衔接 ,避免发生大规模弃水 ,坚决杜绝拉闸限电。
不久前 ,深圳市工信局会同深圳供电局发布的《深圳电网2022年有序用电应急预案》提出:坚决防止拉闸限电 ,持续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用电保障。深圳电网坚持‘有保有限’ ,在保障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 ,通过精细化管控将电力供需缺口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河北省印发通知要求 ,超出需求响应压减能力时 ,其余供应缺额首先限制两高企业用电。在两高企业已限制到位 ,仍不能达到平衡时 ,再对其他用户实施有序用电。
重庆市启动迎峰度夏电力电煤保障专项行动 ,组建专班分赴国内煤炭供应重点区域 ,提前与当地煤炭供应企业沟通协调 ,畅通煤炭供应渠道。
山东省抓好重点设备运行维护 ,加强关键输送断面、枢纽变电站和外电入鲁通道运维防护 ,做好应急抢修抢险准备。
除上述地区外 ,浙江、河南、安徽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 ,针对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作出具体安排。
迎峰度夏电力有保障
在复工复产与高温天气的叠加下 ,今年三季度整体用电量需求或有大幅反弹。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 ,确保能源供应 ,决不允许拉闸限电。在电力供需紧平衡的背景下 ,如何实现这一要求?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近日发文指出 ,进一步保证我国电力供应 ,避免拉闸限电现象出现 ,应理性妥善施策。首先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增加煤炭市场供应。其次 ,要出台相关纾困发展措施 ,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再次 ,要大力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最后 ,推动地方出台部署有序用电预案。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姗姗认为 ,一方面 ,要加强能源形势跟踪分析及安全预警 ,加大电煤生产、运输协调和价格监督 ,确保电煤持续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 ,保障燃气发电比重较大地区的燃气供应。另一方面 ,要督促发电企业加强在役机组运行管理 ,减少非计划停机 ,保障机组稳发满发;督促电网企业发挥好电网配置资源作用 ,完善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准备。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 ,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确保火电出力水平好于常年 ,多发水电节省电煤消耗 ,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同时 ,完善应急保供预案 ,鼓励通过市场化需求响应减小尖峰电力缺口 ,督促各地细化完善各种情形下的应急保供预案 ,提前开展实战应急演练 ,做到有备无患 ,确保极端条件下民生和重点用能不受影响。
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坚实的基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截至5月底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4.2亿千瓦 ,在迎峰度夏之前有望增加到24.5亿千瓦。同时 ,今年各大流域来水好于预期 ,截至5月中旬 ,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9.3% ,重点水电厂可发电水量同比增长25.5%。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59亿吨以上 ,同比增加5000多万吨 ,可用天数32天。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全国电力迎峰度夏平稳有序。赵辰昕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