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
喜迎二十大丨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我们要尽快研发出‘移动共享充电桩’第一代产品 ,满足居民电动车充电的实际需求!见到张黎明时 ,他正拿着图纸一脸兴奋。
张黎明(左)在调试机器人。
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他与同事在做社区志愿服务时观察到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 ,居民对充电桩的需求持续增长。我们为此申请了‘移动共享充电桩’专利 ,一台装配移动轴的充电桩可覆盖6个车位 ,能很好满足百姓绿色出行需求。张黎明说 ,抢修工作 ,不仅要懂技术、讲效率 ,更要讲党性、有良心 ,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30多年来 ,张黎明共完成2万余次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 ,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我深感光荣。张黎明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他表示 ,5年来 ,自己无论是政治理论水平还是思想觉悟方面 ,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9年 ,我有幸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总书记称赞我们工人创新团队实践出真知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奋斗目标。
这些年 ,张黎明立足岗位 ,坚定不移走好创新之路 ,带领团队将带电作业机器人升级至第四代 ,实现全国产化、产业化;研发出国内首个乘用车领域多工位自动充电机器人 ,并成功应用在全国首个近零碳新能源车充电站 ,取得了数十项创新成果。
如今 ,张黎明在创新方面已是硕果累累: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已孵化引领63个创新工作室、2000余名电力创客蓝领创客。在今年8月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 ,张黎明携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及新型高压刀闸、高压刀闸新型防护装置、可摘取式低压刀闸、新型驱鸟器等创新成果参加展演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智慧。
创新也好、抢修也好、志愿服务也好 ,我的心愿很简单 ,就是让百姓用电更方便、安全。张黎明表示 ,这次参加党的二十大 ,我一定尽职尽责。我将继续关注创新方面的新理论、新要求、新政策 ,心无旁骛、坚定不移地深耕自主创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张黎明:创新使工作更快乐
一个移动充电枪覆盖6个车位 ,如果安装5个 ,就能覆盖30个车位。在创新工作室 ,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同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围坐一起热烈讨论 ,身旁的一叠纸上画满了设计草图。
讨论间隙 ,张黎明向记者介绍他最新的创意——移动共享充电桩。
开展电力志愿服务时 ,我发现基层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 ,便想到设置固定充电桩 ,再配上可移动的充电枪 ,尽可能满足更多老百姓绿色出行需求。
张黎明和同事在调试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努力在创新的道路上 ,取得更多高层次智能化成果。在创新工作室显眼位置 ,悬挂着张黎明写的这句话。这是他30多年如一日矢志创新、锐意进取的真实写照。
张黎明说 ,从他工作第一天起 ,师傅就反复叮嘱 ,抢修工作 ,‘抢’的是时间 ,‘修’的是技术。长期实践中 ,张黎明练就了电力抢修的火眼金睛 ,可以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和线路状况等 ,迅速准确判断出故障成因、确认故障点 ,为及时恢复送电争取宝贵时间。
器物有形 ,匠心无界。
高压刀闸新型防护装置、可摘取式低压刀闸……今年8月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 ,张黎明携这些年的创新成果参展 ,向世界展示中国工人智慧。虽然我只是中专学历 ,但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一样能取得成绩。张黎明说。
张黎明(左)和同事在调试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创新工作室摆放着张黎明带队研发的拳头产品——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尽管我国已经实现机器代替工人开展高空带电作业 ,可抢修工人还需要进行高空辅助。瞄准更智慧、更轻便的目标 ,前几年 ,张黎明反复试验修改 ,第四代机器人终于问世并实现产业化 ,推广到20个省份。
工作是快乐的 ,创新使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并勉励更多年轻人创新。
目前 ,张黎明的创新阵地已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 ,带领63个创新工作室、2000余名电力创客蓝领创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 ,已发展成为由30个分队、400多名队员组成的常态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 ,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张黎明(右)带领国网天津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到天津市滨海新区丹东里小区为居民查看电表。
这几年 ,张黎明始终奔波在急难险重一线。2021年初 ,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 ,张黎明主动请缨 ,带领17名队员成立抗疫保电突击队 ,星夜奔赴河北;去年7月 ,他又前往河南支援抗汛。
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我感到光荣而神圣。张黎明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创新 ,要坚持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奋斗目标 ,立足工作岗位 ,坚定不移走好创新之路。
张黎明(右)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丹东里小区向居民宣讲安全用电常识。
我将继续扎根一线 ,为不断推动自主创新尽力 ,为创造美好生活充电。张黎明说。
信息来源:新华社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张黎明:用创新之光 点亮万家灯火
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 ,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 ,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 ,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 ,凝聚着全党的意志 ,承载着人民的期望 ,将光荣地出席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
新闻联播从今天开始推出《二十大代表风采》专栏 ,重点介绍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 ,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今天首先来认识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钱素云和国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
国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的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一大早就来到惠安里社区 ,解决小区居民的电动车充电难问题。
国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现在就是共同研发一款‘共享充电桩’ ,一个桩就可以管六个车的充电 ,这样不用占用更多的充电车位。
作为一名老党员 ,张黎明有电力抢修活地图之称。30多年来 ,他一边带头做好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琐碎、繁杂的基层工作 ,一边想方设法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用电难题。
他开展的节能互助照亮邻里志愿服务 ,解决了老旧小区黑楼道的问题;他研发的新型低压刀闸 ,将电力抢修时间由45分钟降低到了8分钟;2016年 ,他牵头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 ,让电力工人带电作业更加安全。
国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20)19年1月17日我向总书记当时汇报了我们研发的第二代全自主作业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总书记看我的演示操作之后 ,第一句话就是 ,这非常好 ,能够保证一线工人人身安全 ,尽快实用化、产业化。
牢记这份嘱托 ,张黎明带领团队不断攻关创新。
如今 ,新研发的第四代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产业化 ,可以替代人工完成搭火、安装接地环等带电作业 ,作业精度达到毫米级 ,应用到了全国20个省份 ,累计代替人工作业1.7万多次。
国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今天看到这样的机器人 ,可以说我觉得我们做到了 ,我们将继续为美好生活充电 ,为美丽中国赋能。
信息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