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垒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省水利厅获悉,小清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今年汛期试运行,基本实现流域洪水调度自动化、智慧化、可视化,为我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了经验遵循。
近年来,省水利厅大力推进卫星遥感、数字孪生等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融合应用,新技术赋能河湖监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等,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数字孪生流域,就是在计算机中构建一个和实际流域一模一样的流域环境,并且把数据分析算法和水文、水质、水力、生态、水资源等模型集成进去,让流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够了解流域情况。推动大江大河大湖数字孪生、智慧化模拟和智能业务应用建设是国家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省水利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朱玉芬介绍,目前我省正结合在建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弥河、小清河、大沽河等数字孪生流域(工程)试点建设,其中,小清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规划部部长李占华介绍,目前小清河已基本建成流域数字场景,构建了一张图,监测感知体系覆盖全流域,涉及11个排涝泵站及干线、分洪道27个控制闸站,并融合62处重点水利工程BIM模型,初步实现智慧化模拟,整合融合各类实时水情监测信息,实现对流域内8座水库进行洪水演进模拟,构建57处断面的预报方案,对49处位移监测断面、23处渗压监测断面进行实时智能安全监测和堤防安全预警。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