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这两天待在家里难得的清净,就把2021年数字孪生类项目公开招标的情况盘了盘,弄这个还真是个体力活,由于现在很多招标聚合系统其实在结构化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分类的工作只能通过手工完成。
本次收集的招标信息只是基于数字孪生这一个标签,项目名称以及聚合的项目信息中包含数字孪生字眼的都会被统计进来,然后我还会根据招标的具体内容对项目所属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本次一共统计了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140份招标信息,项目总体额度(大约7亿)700238943.9元,当然这是一个很粗略的统计,不要刻意去纠结这个数字,主要原因在于:
一、将数字孪生的项目按照地级市进行汇总 ,发现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这三个地方,其中北京的项目数量排名第一,且相对其他地方领先优势比较明显,其余地区项目数量相对比较均衡。
二、将数字孪生类的项目按照领域进行分类统计 ,发现排名前四的领域分别是:教育研究、供电、智慧城市以及智能制造。教育研究在本次统计里面特指哪些由高等院校采购用于教学目的的实验性平台,这个部分在本次统计中比较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大学以及高职都采购了相应的数字孪生类的教学试验平台,项目总体金额一般都在两百万左右,同时这个方向上对应的供应商比较散,没有一个比较优势和供应商出现;
排名第二的则是国网体系下各个区域公司采购的一些和数字孪生相关的项目,这块项目数量也比较多,包括一些研究的项目和平台类项目,供电以及教育研究在统计的过程中我还是做了很多的省略,因为比较重复,我觉得可以看出一些差异性就可以了,很大一部分被我省略了;第三名的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其实不奇怪,数字孪生在这两个领域里面其实接受度以及认可度都比较高。
三、在供应商统计层面,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把超图排上来是因为超图有一个项目是和数字冰雹联合体中标在中标方统计的时候超图单独只被计算了两次,实际上超图是三次,所以前三名是该是这几家。
四、51WORLD在交通仿真领域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 ,这也是我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现象,虽然项目的额度都不大,但是51在交通仿真仿真领域的项目中占据很明显的数量优势,之前的数字孪生大多还是从可视化横向切入到各个行业,51在交通仿真领域是通过仿真模拟来纵向垂直做深,这个应该是未来数字孪生发展的一个特征。
五、产品型销售的数量还不多 ,在进行项目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采购比较有意思:第一个是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PaaS平台的方式采购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孪生平台;第二个是南方科技大学以专业软件的方式采购江苏数字看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软件,之前我们一直聊就是数字孪生两个很重要的方向:一个是平台化;另外一个是行业化。目前的行业化大多做的还不够深,大多还是停留在可视化的方面,在平台化方面,过去一年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在数字孪生领域头部的几个厂商都在进行相应的产品化以及生态化,不了解的可以看我之前组织的数字真孪生推文活动,在这点上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但是目前从公开信息看到的这两个采购还无法完全印证目前是市场已经接受这种平台还是说只是个别项目或者是个别公司领导的个人关系导致的产品型采购,这个还有待观察,但是根据我个人过去一年的体会,目前很多开发公司对于数字孪生平台化确实有一定的需求,而且也出现很多开发公司更愿意通过API的方式合作,而不再是将项目转包出来的合作方式,所以在这点上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问题了。
最近在看李想介绍创业经验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创业者要有节奏把控的能力,其中包括0-1验证阶期,这个阶段是要找到公司的特长;1-10的成长期,最重要的是要发大特长,同时补齐短板;10-100的成熟期。这个其实在数字孪生领域也是一样的,过去的一年从规划上看,有不少企业已经经过了0-1的过程,开始冲刺1-10,很多头部的数字孪生企业都在拼命的补齐自己的短板,也有的开始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储备资源,2022数字孪生一定会更成熟,也一定会竞争更激烈!
来源:GIS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