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再次为您集中展示
国裕创新大厦基地 4 家
姑苏创业领军人才企业
01
丁 力
毕业院校及学历职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项目名称
基于智能模块化机械臂的飞行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
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公司主营产品为一种带有冗余绳驱动机械臂的空中机器人,最大起飞重量为20kg,最大有效载荷为8kg,巡航速度为70km/h,续航时间为30min,抗风能力为4级,无卡脖子技术,研发制作成本同比国内其他企业低30%。目标市场主要是高校科研人员、无人机用户、航拍爱好者、电力局、测绘局以及地方安保部门等。 目前已投入资金137.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2.87万元。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员工7人,其中6人缴纳社保。
核心技术和产品
(1)基于智能模块化机械臂的飞行机器人,采用模块化的绳驱动技术,使得空中机械臂得以轻量化;
(2)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可有效抑制外界扰动,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3)采用仿生立体化视觉算法,可提高目标定位与三维区域重建效率。
02
鞠 捷
毕业院校及学历职称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博士
项目名称
风电叶片防抗覆冰PTFE-基纳米功能复合膜的研发及产业化
公司简介
公司主营产品为可粘接的PTFE膜材料,创造性地提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在PTFE表面形成微纳米级的微观结构并结合表面活化,完美解决了超低黏附和可粘接相统一的问题,实现了风电叶片防覆冰的目的。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于风机叶片的防覆冰处理,主要的客户为风力发电企业和风机维护企业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企业等。产品技术指标:可粘接性PTFE膜材料疏水性(接触角)>120°,粘接剥离力(标准状态)50N,180°粘接剥离强度(剥离力/试样宽度)1000N/m,耐磨性(干摩擦次数-37次/min循环往复)>40000次,拉伸强度(纵向)25Mpa,断裂标称应变(纵向)89%。
核心技术和产品
风电叶片防抗覆冰PTFE-基纳米功能复合膜,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PTFE薄膜表面形成微纳米分级复合粗糙结构;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技术,在PTFE膜表面生成活性基团;使用专用高韧性冷粘接胶,解决薄膜的耐温性能、抗紫外性能以及粘接强度。
03
施 连 敏
毕业院校及学历职称
苏州大学 博士
项目名称
安全可认证物联网SoC模组研发及产业化
公司简介
公司于2020年11月成立,专注于安全可认证物联网SoC模组,以及配套的物联网敏捷开发平台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公司已研发出支持NB-IoT、4G、Bluetooth、Wifi、北斗无线通信的5款安全可认证物联网SoC模组,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初步形成了以5款SoC模组为核心,辅以ARM、RISC-V架构MCU的软硬件构件、物联网应用工程框架的智能物联敏捷开发生态,赋能工业、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公司已获得德国德欧泰克半导体公司(Diotec Semiconductor)的代理权,并申请纳入捷温电子(GENTHERM)供应商体系。同时,与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2021被苏州大学认定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核心技术和产品
(1)提供开发效率方面:提出基于嵌入式软硬件构件的物联网应用敏捷开发技术;
(2)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提出面向低功耗、低算力物联网终端的安全可认证加密技术;
(3)降低终端功耗方面:提出基于增量更新机制的固件远程无线更新技术。
04
顾 禹
毕业院校及学历职称
同济大学 博士
项目名称
水污染溯源预警、水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方面的研究
公司简介
2020年由苏州市吴中区科技局引进来苏创业,在苏创办了公司。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水环境智慧监测预警与治理,同时在新型环境治理设备、低碳治理技术、长效生态管护、废弃物资源利用等方面与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深入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产业与技术支持,目前已有多项技术在苏州水环境治理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核心技术和产品
AQUACUBE水体高效低能耗除磷抑藻设备是我司自主研发的一款能够直接安装在河道或湖泊内的高效低能耗除磷抑藻的的设备,通过电化学原理去除水体中的总磷,抑制底泥中磷的二次释放,并同步去除SS、氨氮、有机物等其他污染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耐污能力。其核心是除磷模块,该模块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水中生成高分子羟基络合物絮体,通过化学反应与水中溶解的磷酸盐生成磷酸盐沉淀。通过超声波空化与混凝协同作用破坏蓝藻结构抑制蓝藻生长,达到很好的除磷抑藻效果。
本期名片大集辑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后续我们将持续展示领军项目系列名片
尽情
期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阅读 351
分享 收藏
1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