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怼一下目前caijust的高票回答——张口就来。再说结论:这个问题下,所有认为端掉 很简单的人,基本都是没有司法实务、 经验的纸上谈兵。
知乎上很少说这么绝对的话,但这个问题我就敢这么说——别想当然。
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上大部队把村一围一冲把人一抓一审,却没有看到为了落实这一步所付出的背后努力。
办案,尤其是集团军式的大规模办案,是一个很精密的体系工程。除了所谓的决心和批示,最重要的是落实在实际操作上的细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案件都会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办不下去。在日益强调以审判为中心的今天,一个案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能否顺利起诉、审判、涉案人员是否罚当其罪。因此前期侦查、后期取证和对诉讼证据固定工作的执行程度、执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妨先找本《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好好看看涉毒犯罪包含有多少个具体罪名、具体量刑幅度以及诉讼要求,别看见个毒字就觉得凡毒皆为制毒和贩毒。搞案件细节不注意,程序不认真走,罪名没套稳,还没等你搞掉如此树大根深的犯罪集团呢,你就先被人家以 给告翻了。
你总不能把端掉这个词理解成简单粗暴地往塔寨扔上几枚战术核弹搞集体注销吧?
是的话当我没说,不是的话,就先关闭上帝视角,以一张白纸的态度,从侦查查处简单思考一下以下列举的问题:
1.从什么线索、什么人入手开展侦查?
2.用什么手段进行侦查、该手段如何开展?
3.侦查的区域、目的和既定意图?
4.侦查时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5.塔寨有多大、人员有多少、其中多少户制毒、多少户贩毒、多少户持毒、多少户制、贩、持毒皆有、每户中涉毒人员是哪几个?哪些人是上线、哪些人是下线、哪些人负责跑腿、哪些人负责资金流转、哪些人负责接头运输、接头运输的方式、地点和对家?这些人分别对哪些人负责、他们之间是否另有上下线和购销渠道?毒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地点?每家每户大概存量多少?
6.毒品的销售渠道是否唯一?
7.毒品的原材料源头是否唯一?
8.毒品的销售渠道、原材料源头的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员、账户流转以及牵涉的银行、账户的真伪?
9.侦查、突击中警务人员、装备、后勤、保障、救护等要素的调度与指挥,以及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如何?
10.统一行动所需要的功能车辆、车型的调配、配属、指挥、使用方式?
11.针对塔寨的复杂地形,其出口几个、入口几个、小道几个、巷道走向、是否能在大规模调度封控的情况下将大部队提前撒网展开?
12.塔寨的明哨、暗哨、流动哨的人员、地点、时间布设?
13.各部队形成合围所需时间以及突击线路的协调跟配合?
14.队伍里哪些人要排除在行动之外、哪些人有保护伞嫌疑、哪些人嘴不严、如何做到不惊动这些害群之马的前提下让参与行动的人员跟部队开展侦查并做好准备工作?
15.涉及的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如何开展?
……
看,光简单一说就洋洋洒洒十几点,还不包括一些不能拿出来说的东西。每一个问号和顿号,都伴生着好几个甚至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再说到案件的办理,面临的问题也是明摆着的,比如——现有证据能证明到什么程度、是否形成链条、是否排除合理怀疑、是否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这些证据的证明力大小、能否对涉案人员形成罚当其罪的指向、同案人员的处理与证据程度等等等等。都是摆在行动指挥者、策划者、执行者、参与者面前一道道必须解决的问题,其解决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案件能办理到什么程度。
这么庞大涉及方方面面的一个体系工程,你跟我说抓几个人来审就能把案件办下来?
光靠抓人,抓很多人,抓所有人,前期侦查不做、收网行动不缜密、证据固定不踏实,人处理不了,37天一到检察院能一张《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书》把你整个案件给否完,到时你还得抓多少放多少地乖乖放人。
照这个说法,充其量逮得到几个马仔下家,能定上一个非法持有毒品罪就不错了!离搞倒塔寨还远得很呢!
靠键盘打很简单三个字,是容易。
上一篇:风电机组倒塔事故原因综合分析
下一篇:什么是综合环境模拟的覆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