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100套全景智能监测装置国家电网的“千里眼”

2022-10-17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360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国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系统,标志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

还记得距离上一次停电是什么时候吗?

正值用电高峰夏季,我们很久都不再为停电发愁。

但是,我国大量主干输电线路依然会迎来大负荷甚至满负荷运行,因为这些输电线路跨越崇山峻岭,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6月10日,云南电网公司在香格里拉500千伏建太甲线完成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带电安装并投入运行。这是国内首套集成视频监看、电流量分析、温湿度监测、覆冰山火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输电线路全景监测系统。

升级!

全景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跨越式突破

以往,输电线路都是通过人工、无人机等方式巡线,易受天气制约,在线监测设备功能单一、信息集成度不高。

首先来对比一下以往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弊端:

传统输电线路监测设备:功能单一,需要安装多种类型设备,信息集成度低。

人工爬山巡视:耗时费力低效率,甚至存在因树木生长过快,距离高压线太近导致的漏电、山火风险。

直升机、无人机巡视:巡检效率大大提高,但必须见天行事。

此次安装的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集电流、振动、可见光、红外图像等9种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实时数字全景监测。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能实现实时监控,不惧恶劣天气,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异常并及时告警。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这位全能管家的出现,让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大大提升,从过去人工巡线每月一次到24小时实时掌握输电线路动态,大幅降低一线员工工作强度,用科技的力量守护万家灯火。

针对云南电网500千伏以上重要输电线路较多、高海拔地区人工巡线难度大的特性,云南电网公司与南网数研院联合开展此次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带电安装和试点应用。

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迪庆工作站站长杜清涛说:传感器可以从500千伏导线中感应取电,通过北斗卫星系统进行高精度空间定位,无论是导线电流、温度异常、振动舞动,还是树障、覆冰、山火,通通逃不过它的‘法眼’。

7x24在岗

全景智能监测如何实现?

在海拔3000米的云南香格里拉,滇西北水电外送的500千伏输电通道上,南方电网的电力工人们身穿特制屏蔽服,克服高原反应,带电安装着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输电线路集成传感器。

作为项目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南网数研院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王志明说:采用集成化、智能化、自供电的传感方案,能够提升输电线路信息感知能力,解决输电线路的运维实际需求,是打好数字电网感知系统建设的基础。

王志明介绍,该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在电线上,它具备千里眼顺风耳通灵鼻和飞毛腿等功能,能实现多种输电线路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实时监测。

这些功能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千里眼:指传感器内集成的可见光和红外摄像头,可监测线路目视环境和温度环境,及时发现施工、鸟巢、山火等安全隐患。


顺风耳:传感器可记录导线电流和温度,振动频率、幅度和舞动轨迹等数据。

通灵鼻:传感器可感知线路周围环境温湿度、气压情况,气象信息全掌握。


飞毛腿:通过传感器收集的巡检信息,能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

不断电是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的最重要特点。该传感器自带四只握爪,牢牢抓住电线,不仅能测量信息,还能给自己供电,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取电功能。

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从交流电线上获得电能,无须接触导体。依靠这种感应自取电,传感器就不会受天气影响,能实时提供输电线路的状态数据。

工作人员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监控实地情况。

这一设备全面推广后,能够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并大幅降低一线员工的工作强度。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主管吴新桥介绍,今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在重点交叉跨越区域安装传感器100套。

据了解,南方电网今年将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试点安装100套全景智能监测装置,未来将更多应用到重点输电线路上,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

图片来源:央视直播截图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