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 Digital Twin Cities
定义:实体城市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和状态。
2002年,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课堂上首次提出数字孪生(又称数字双胞胎)的设想。201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技术报告中正式使用了数字孪生一词。数字孪生技术最早运用于工业制造领域,通过数字建模对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等环节进行实时动态仿真,继而反映机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城市感知无处不在,联接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计算无处不在,智能无处不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数字孪生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的综合集成应用,是实现数字化治理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未来城市提升长期竞争力,实现精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吸引高端智力资源共同参与,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数字孪生城市至少具备九大核心能力,包括物联感知操控能力、全要素数字化表达能力、可视化呈现能力、数据融合供给能力、空间分析计算能力、模拟仿真推演能力、虚实融合互动能力、自学习自优化能力、众创扩展能力。九大核心能力呼应精准映射、虚实交互、软件定义、智能干预四大特征,成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