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互联网首入能源战略能源互联网为什么这么重要?

2022-10-10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百度资讯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近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召开, 提出要依托互联网发展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首入能源战略,泛在物联网发展重在创新模式。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应该放宽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管网、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气调峰设施投资建设以及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的时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并不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到要依托互联网发展能源。 早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从那时起,互联网+能源已在能源行业中生根发芽。2017年,国家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的文件正式发布,共批准启动了55个示范项目。随后,能源行业巨头也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目标,如国家电网公司在2018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为什么要发展能源互联网?

当前, 人类面对的是能源变革的时代。 自从1965年以来,全球能源煤炭占比从50%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17%,非化石能源占比从不到10%提高了22%。清洁化和低碳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2004年以来,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4倍多,风光发电增长了近30倍,风电和光伏装机占到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 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新增能源供应的主要力量。

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就是 用互联网的思维解决能源变革问题。 能源互联网一方面提倡源侧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统筹用户侧能源产消者,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与开源创造;另一方面,通过能源硬技术突破和软机制设计,实现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能效提升。

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重要战略支撑, 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蓬勃兴起。

在 能源消费革命 层面,能源互联网创新用能方式,将带动更加便捷、经济、普惠的用户服务,引导消费者用能行为和绿色消费方式,并倒逼生产者提供更公平、更丰富、更优质的能源服务。

在 能源生产革命 层面,能源互联网可提升传统能源系统效率,对接能源生产与消费侧,打通原有信息孤岛,推动能源系统更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

在 能源技术 层面,能源互联网推动技术革命,带动巨大的产业机遇;同时,能源互联互通后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创造新的产业需求,推动能源贸易、能源金融、能源大数据、能源区块链等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

在 能源体制革命 层面,能源互联网通过系统性的变革和对接市场需求,呼应当前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

在 国际合作 层面,能源项目是我国走出去的优势项目,借助互联网思维,未来我国对外能源合作可大幅降低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具竞争力。

能源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

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已是全球各国达成的共识,这也是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能源互联网最终是为了实现能源综合利用,建设现代化的高效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

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分布不均衡,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决定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清洁能源全球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据测算,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全球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将在2025年前全面超过化石能源。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超过80%。 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从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

通过积极采用能源互联网技术,可以直接降低直燃煤和交通耗油的消费量, 使终端能源中的非电比例下降。 同时,还有助于大力发展低碳电力,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增长的需求, 又能解决能源低碳化问题。

目前我国仍属煤炭消耗大国,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问题仍然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大阻碍。能源互联网囊括多种能源形式,如果以电、气、地热或工业余热等能源代替直燃煤(特别是散烧煤),可以大幅度提高终端能源中电力的比例,降低直燃煤的消耗。 既利于提高能效,又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

此外,针对能源交通,能源互联网可加速发展电替代、氢替代、太阳能替代、生物燃料替代进程,逐步降低交通耗油, 大幅降低非可再生能源在交通上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业内专家预计,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能使我国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从目前的20%,上升到25%,甚至更高。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