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苏州 ,体育场路4号的乐益女中旧址内 ,一棵近百年树龄的雪松 ,苍翠欲滴 ,傲然挺立 ,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96年前的9月 ,苏州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在这里秘密建立。她像一颗炽热的火种 ,在姑苏大地上燃起改变历史的革命焰火。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双面绣施金晓/摄)
时光流转 ,岁月更迭。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 ,红色的基因继续传承。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 ,从历史名城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苏州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多年来 ,电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让这座城市实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 ,传承与创新并举 ,共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双面绣。
从星星之火到万家灯火
电力 ,是发展工业和民生的基础。从第一盏灯到万家灯火 ,一代代的苏州电力人用智慧和拼搏踏着时代节拍御风而行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助力苏州经济蓬勃发展。
1897年 ,苏纶纱厂建成投产 ,安装了3台直流发电机组供场内照明。这是苏州、亦是江苏使用电能的开始 ,苏州电力事业的星星之火由此点燃。
1921年 ,中国共产党在炮火纷飞的岁月里诞生 ,给风雨如晦的中国带来了曙光。同年 ,苏州胥门发电厂建成投产 ,在市区首次建成了2.3千伏配电网络。
(苏州首座变电站——35千伏胥门变电站旧貌)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苏州电力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 ,苏州首座变电站——35千伏胥门变电站建成投运 ,迈出了高压输电网建设的第一步。
1978年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国内经济开始高速发展 ,苏州凭借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园区经验迅速崛起。电力事业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 ,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
1994年 ,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启动建设 ,国内首个20千伏配电网在这里落地:国际一流水平规划、多电源放射式运行......在有力支撑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为全国提供了电力行业的园区经验。
进入21世纪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苏州电业厚积薄发。2000年 ,三山岛通过一条10千伏水下电缆向岛内居民供电。至此 ,苏州市320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电网电 ,市民曾经关于楼上楼下 ,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憧憬终成现实。
经济在发展 ,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攀升。2001年 ,500千伏石牌变和车坊变相继建成投运 ,苏州电网形成了以超高压为主干骨架的大电网发展阶段 ,石牌变也成为江苏省第一座采用计算机监控的500千伏变电站。2012年底 ,江苏省内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四川锦屏至江苏苏南±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苏州电网在全省率先迈入了特高压的时代。这也是苏州大规模引入区外清洁来电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当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最长距离GIL创新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谢鹏/摄)
如今 ,苏州电网已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地级市电网 ,基本形成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接入作为支撑、500千伏电网作为骨干网架、220千伏分区电网互济运行、110千伏以下智能配电网协调发展的网架结构。近年来 ,苏州全社会用电量、企业供电量、售电量、工业电量先后突破千亿大关 ,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由新中国建立时期的不足1万千瓦增至2020年的2773万千瓦 ,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二。
提升营商环境擦亮最美窗口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软实力。5月13日 ,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会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排名情况 ,作为首次参评的80家城市之一 ,苏州获得电力指标位列江苏省第一 ,全国第六。
近年来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打造舒心电力5S电力营商环境品牌 ,大力推进开门接电供电+能效三零服务零计划停电等服务举措 ,切实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求 ,用心用力擦亮苏州营商环境的最美窗口。
(苏州市工业园区金堰路西配电所送电现场谢鹏/摄)
现在办电实在太方便了 ,以前是企业等电 ,现在是电等企业。5月21日 ,在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上市企业产业园内 ,亚盛药业有限公司正式送电投产 ,该企业机电经理姜永力不禁感慨到。其实早在两个月前的3月15日 ,企业内部施工尚未完工 ,该企业的外部电源点——金堰路西配电所就已经送电投运 ,为企业接电做好准备 ,真正做到了电等发展、开门接电。
这要得益于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今年以来 ,在全省率先启动的开门接电示范区建设 ,通过优化配网网架、改进业务流程、推动供电服务数字化转型 ,实现了电力供应超前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截至目前 ,该公司已在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6个行政区域内分别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 ,总覆盖面积6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深化政企信息共享 ,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开设供电营业窗口 ,将供电业务系统联通苏州市电子证照库、不动产交易平台、工程审批平台 ,实现办电证照一链收资、企业一证办电、房产交易一次过户、电网工程一键审批。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苏州高铁新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 ,查看综合能源站规划建设情况谢鹏/摄)
近年来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持续精简客户办电环节 ,拓展电力工程授权备案免审批距离至600米 ,高、低压客户报装环节分别减至3个和2个;组建4支能效服务前端团队 ,已为300余户定制多样化、个性化能效提升方案;清理规范726户转供电主体 ,为企业减负5000余万元;推行一日业扩阳光业扩数字化门牌信息集成等服务举措 ,持续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最舒心办电服务。
全球能源变革的苏州样板
苏州享有世界工厂制造之都的美誉 ,十三五收官之年 ,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而这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背后 ,是电网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磅礴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苏州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战略 ,持续深化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 ,依托城市能源高效能利用的能源互联网建设 ,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城市能源体系 ,打造全球能源变革的苏州样板。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对光电发电装置太阳能利用示范项目进行巡视检查谢鹏/摄)
2015年 ,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能源革命探索在千年古镇同里悄然拉开帷幕。如今 ,边跑边充电的三合一电子公路、会呼吸的零碳被动房、高效联通交直流的微网路由器、覆盖全域的绿色交通网络体系......一项项世界级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在这里落地 ,向人们生动展示着一幅未来能源体系的绿色画卷。
在苏州经济最为活跃的工业园区 ,能源变革之风吹过林立的高楼 ,吹进千家万户。2018年10月 ,全国规模最大的主动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在这里建成 ,重点打造了2.5产业园绿色高效示范区、环金鸡湖安全可靠供电示范区和苏虹路优质经济供电示范区 ,实现区域内新能源100%消纳 ,每年可少消耗燃煤1577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区用户与电网供需友好互动系统 ,让用户从用电需求者变成供电参与者 ,实现区域电力负荷峰谷差下降5.85% ,居民综合能耗下降5.6% ,项目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姑苏区 ,这片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里 ,千年古城的文化正在与现代能源生活方式完美融合。2020年12月 ,全国最大的配电网故障主动抢修示范区在苏州古城区建成 ,示范区覆盖护城河内14.2平方公里 ,实现中压故障全自愈、低压故障精准定位、无人巡检、零计划停电......人工智能供电服务指挥员小汤班长 ,让抢修全过程看得见 ,为居民提供全天候、零距离的智能抢修服务。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上线人工智能供电服务指挥员小汤班长谢鹏/摄)
近年来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 ,先后实施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配用电系统、用户与电网友好互动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建成国内首套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世界首个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网侧储能电站等 ,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态势 ,为全球能源变革发展探路前行。
有所期诺 ,纤毫必偿。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将立足苏州全局区域发展 ,以数字化技术为重要手段 ,助力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推动清洁低碳消费模式 ,实现电网向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演进 ,更好地服务苏州最美窗口建设 ,唱响新时代的凯歌。(张聪、孙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