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青岛日报 责编:芃芃 2021-12-12 08:31:47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在电力供需持续偏紧的背景下 ,浙江、广东等省市很多客户来我们公司洽谈储能业务合作。在上合示范区总部基地 ,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张浩一上午接待了四波客户。这家用户侧储能领军企业 ,今年快速拓展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工商业智慧储能项目 ,仅在广东电信运营商市场已累计签下5亿元订单。
当前 ,储能正处于材料成本上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盈利模式成熟的关键转折点 ,国家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更让万亿级的储能市场成为热点。
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等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是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 ,涉及的产业链包括投资运营、系统集成、电池、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目前青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用户侧储能全国领先
按照应用场景划分 ,储能可细分为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其中 ,发电侧储能对保证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意义重大 ,超过20个省份明确提出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比例 ,一般配置比例在10%-20%。电网侧储能主要用于输配电网 ,发挥调峰调频、事故备用、黑启动等作用。用户侧储能应用在自来水厂、污水厂、工商业园区、充电站、数据中心、5G基站等场景 ,通过峰谷价差取得收益。
储能的大项目多为发电侧 ,但张浩更看好爆发式增长的用户侧。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项目 ,一般由电网公司、能源央企或者大型上市公司投资 ,单个电站投资规模在10MWh以上 ,投资几十亿元。我们属于用户侧储能 ,单台设备投资仅几十万元 ,可根据用户需求加装 ,更加灵活、方便、节能、增效。他表示。
广发证券的一份报告也显示 ,用户侧以工商业和家庭储能削峰填谷为主 ,政策明确扩大峰谷价差 ,充换电站、5G基站、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配储需求进一步激发 ,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量达315GWh ,五年复合增速达61.69%。十四五期间 ,发电侧与用户侧将为储能需求贡献主要增量。
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以分布式储能、团簇智慧充电、能源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依托 ,以削峰填谷为商业模式 ,能蜂电气在全国已经部署70多个储能项目 ,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电信运营商5G基站定制了智慧储能电站 ,在即墨交付使用了3MWh工业园智慧储能系统 ,试点运行了北京水务和上佳科技公司分布式储能项目 ,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以5G基站应用为例 ,5G基站的耗电量是4G基站的3到5倍 ,通过设置储能电站 ,在用电低谷储存 ,在用电高峰时释放 ,每年可节省一定比例的电费。
在近期全国多地实行限电和错峰轮休的情况下 ,用户侧储能因为既能提高低谷用电负荷 ,又能提高高峰供电能力 ,被不少企业视为解决用电燃眉之急的有效措施。此外 ,随着国家发改委推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峰谷价差空间增大 ,用户侧储能的投资回报周期进一步缩短。
根据测算 ,单台设备的投资回报周期将从原来的三年半缩短到三年内。张浩告诉记者 ,我们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有深度战略合作 ,据其排查 ,现在仅浙江一省有储能需求的用户就达到4.3万家 ,接近千亿的市场规模。
产业链条优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 ,青岛在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发展储能的产业链优势 ,这也是能蜂电气将总部落户青岛的一大因素。
能蜂电气团队最早在成都创业 ,把总部和生产基地放在青岛 ,一方面考虑海外出口和东部市场开拓 ,另一方面则是被青岛本地产业配套能力所吸引。张浩告诉记者。
在科研方面 ,中科院青能所依托科研实力、人才队伍及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等优势 ,在储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在储能集成领域 ,青岛特锐德电气早在2017年便已推出包含光伏、储能、充电的新能源微网产品 ,其中包含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目前落地运行青岛胶州厂区2MWh储能项目 ,验证公司系统集成能力 ,并参与亿纬锂能荆门厂区储能项目设计 ,为后期新能源侧提供储能系统EPC集成服务打下良好基础。深耕储能逆变器研发及储能系统集成的青岛威控电气 ,今年也相继建成国内首套岸电储能一体化系统和国内首个煤矿应急电源储能系统。
在投资运营领域 ,青岛东软载波投资的青岛东软载波园区微电网项目已于2019年1月投运 ,是青岛市首个风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微电网项目 ,系统包含光伏发电单元、风力发电单元、储能单元、交直流负荷、微网能量控制平台。
在电池领域 ,青岛企业已经布局了正极、负极、隔膜等锂电核心板块。青岛蓝科途掌握了新型湿法锂电池隔膜的话语权 ,隔膜制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终端应用领域;青岛乾运高科以锰酸锂、三元材料为切入点 ,提供型号多样、规格丰富的各种锂电正极材料产品 ,是当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手机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优选产品;青岛海达新能源的球形石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青岛国轩生产磷酸铁锂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 ,从关键原材料、单体电芯到电池包和储能电站 ,均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路线。
此外 ,储能相关行业龙头也在青岛加大战略布局。去年5月 ,国家电投集团在青岛注册成立了国家电投(青岛)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 ,主要经营综合智慧能源、储能、氢能、充电桩等业务。
已经完成两轮融资的能蜂电气 ,也正在酝酿向储能全产业链延伸。现在很多储能电池都是由动力电池、工业电池转化而来 ,今后储能行业一定会诞生专用储能电池。完成下一轮融资后 ,我们可能会参股电池企业或者投资新建工业4.0工厂 ,生产专用储能电池。张浩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芃芃]
上一篇:广东:电力队伍护航战疫防线
下一篇:多措并举能源供应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