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通讯员 许红波 马向阳 蒋宏阳
10月16日,全国首个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国和一号+一期工程在山东荣成正式投运。该项目立足核能发电,成功打造集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核能制氢、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储能等于一体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新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已入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核能——打造零排放世界》报告。
核能是清洁、低碳、高效能源,相较于水电、光伏、风电,具有稳定性好、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等优势,是能源结构‘降压减负’的重要板块,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在加速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持续放大核电+效应,取得核能发电零突破、国内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投入商用、世界首创水热同传实践项目落地、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投运、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投运等系列改革创新突破,核能综合利用独占鳌头。
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规划图
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于2021年4月13日开工建设,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利用核电厂址空地、海域、楼宇屋顶等资源,科学布局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等项目,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立体化开发。同时,结合厂址区域淡水资源紧缺实际,分期建设核能海水淡化工程,一期规划建设日产1万吨海淡水项目,作为荣成战略备用水源;远期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满足周边居民供水。结合居民冬季清洁取暖需求,规划建设核能供热工程,实现荣成450万平方米清洁供热,助力山东零碳供暖产业发展。面向未来氢能产业发展需求,项目预留电解制氢接口设施,积极推进核能制氢和低谷电力制氢试点示范。
‘国和一号+’投运,年可增加发电量600余万千瓦时,有效替代标煤1900吨,减排二氧化碳5100吨。项目负责人介绍,依托国家电投开发的集实时监视、用能预测、调度控制和定制服务于一体的智慧能源大脑——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利用5G网络传输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精准采集、显示、处理核风光氢储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电力供需状态;增设智慧储能、电解制氢、海水淡化等先进设施,通过智慧平台智能调控,实现用电低谷期电力存储、制氢、制水,用电高峰期电力入网调峰,提高用能效率,达到多能源互补及供需平衡,蹚出一条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目前,一期工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已建成投运,总装机容量1182千瓦,分布于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技能培训楼、模拟机教学楼等主要子项屋顶以及光伏车棚,并涵盖垂直轴风机、智慧路灯、电动汽车充电桩、锂电池储能系统及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下一步,山东将秉承高质量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理念,高质高效推进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建设,全力打造我国核电行业核风光氢储综合智慧能源新名片。同时,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强化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能互补体系,助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