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能源革命丨世界第一、国产0订单,中国风电大户是忽悠出来的吗?

2022-09-23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凤凰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俄乌战场之外,一场没有硝烟的 能源战争 早已拉开序幕。
这一边,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率先亮出了经济制裁的牌面,贸易禁运、资产冻结轮番上阵。
另一边,俄罗斯直接甩出了王炸——从4月1日起,俄罗斯向 不友好国家 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 改用卢布结算
否则不卖了, 我们也不打算做慈善
这无异于给了欧洲各国一记重拳。长期以来,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其原油、天然气的进口半数都来自俄罗斯。
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暂已废弃。图源:今日俄罗斯
3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最高逼近140美元/桶,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0%;作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拉涨超60%。
就算欧洲改用美国化石能源,价格也可能增加 30% ,运输时间还会增加 90天

那么,可再生能源呢?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2020年欧洲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5%、20%和41%。
新能源,并不能完全补上传统能源的窟窿。
也就是说,假如最坏的时刻来到,欧洲下一个冬天将面临灾难性局面。
从地缘冲突到能源暗战,欧洲的困境,也为中国当下的能源发展敲响警钟,尤其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探索风光水核电的补充和替代,刻不容缓。
2021年中国电力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9.8% ,其中水电13401亿度, 风电仅次于水电 ,发电量达到6526亿度,同比增长40.5%,比北、上、广、深加杭州一年的用电量还要多。(2020年用电5504亿度)。
在风光互补的产业格局下,中国光伏已成为全球霸主,风电产业整体却大而不强:
论装机容量,中国陆海风机装机量世界第一;2021年全球新增的风电装机, 一半来自中国 ,堪称装机大户。

但风电产业高端零部件(主轴承、碳纤维)还大量依赖进口,一个小小的 轴承滚子 ,其进口价格能达到国产的25-30倍。

即使有了国产替代,整机厂出于可靠性考量,关键部件依然倾向于进口,以致于出现国产风电大轴承 零订单 的现象。

而今,风电行业的政策红利也在消退,继陆上风电退补之后,2022年 海上风电 也开始全面施行 平价上网
后补贴时代的中国风电,还能接着奏乐接着舞吗?
答案,或许就在风电 陆海并进 的海上。


01:海上捕风人

2006年6月,一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递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办公室。
报告由三峡上海院编制,主题只有一个:在上海建设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中国风电的起点在新疆达坂城,戈壁滩的风吹过大风车,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输送着清洁能源。


但相比三北地区空旷的原野,光是在海上安装一台抗台风、防腐蚀、大兆瓦的风机,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不用说报告提交的前一年,中国的风机企业还只能制造600千瓦以下的风电装备, 国产风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足三成
以这样的条件做海上风电,似乎有点痴人说梦。
外方专家还开玩笑,如果这个项目不采用国外的设计、施工和制造,国产化风险远远超出预计,真这样做的话,我敢打赌, 5年之内你们建不成
如果建成的话,我请你们吃饭。
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就这样带着一点赌气开始了。

同年,政策补贴之下, 华锐 下线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1兆瓦=1000千瓦)风机, 金风科技 紧随其后,风电版图从三北向全国扩张,涌现出一批地方性风电企业。
远在广东的 张传卫 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从输配电行业跳到风电领域。
当时,金风科技背靠三峡集团,而华锐背后,又有大连重工的影子,并且无论是华锐还是金风科技,创始人都有风电基因。
相比之下,张传卫既没人,又差钱,就连风电技术都是一张白纸,多少有点炮灰气质。

公司上下一片反对,张传卫执意要做,声称不动用一分钱,只带走了原公司的明阳二字,成立 明阳风电
业界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张传卫找到中山市政府,将一块工业用地协调为商业用地抵押,拿到了3000万元的贷款,这就是明阳风电的全部家当。
3000万的老婆本,先拿出1000万与德国风机设计公司Aerodyn进行合作,又拿出1000万做项目启动资金。张传卫一边做整机设计与零部件开发,一边招揽人才消化吸收技术,用一年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3年的1.5兆瓦样机的制造。

剩下的钱也没闲着,张传卫又买下一块200亩的新地皮,这块地在半年之后涨了7成,明阳又拿到了3000万元的抵押贷款。
一手资本腾挪,一手行业热络,风电国产化大背景下,明阳2007年底的筹措资金,达到了 2.7亿
此时,三北的风电市场已然被华锐和金风把持,后起之秀们只能选择差异化的竞争路线。
远景 能源 坐标江苏,主打 低风速智能风机

明阳风电 则根植于台风多发的广东,瞄准 抗台风型风机 ,是目前国内掌握台风风场实际运行数据最多的公司。
2008年,明阳风电的产值直逼21亿,随后的一年,又飙至60亿,到2010年,明阳在 纽交所 敲钟上市,张传卫也成为当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从2010年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每年都位居世界第一 ,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 90% ,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份额也不断攀升。
这也是中国海上风电值得铭记的一年。
5月,明阳与Aerodyn合作研发的3兆瓦超紧凑型风力发电机样机下线,应用到了江苏如东的潮间带风电试验场,而江苏如东风电场今天是 亚洲最大的海上 风电场 ,总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可供上海200万户家庭使用。

6月,曾被认为5年之内建不成的东海大桥风电场一期34台3兆瓦华锐风机全部并网发电,创下了 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3兆瓦离岸型机组、第一次采用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工艺、世界首创高桩承台基础设计等多项纪录。

从0到1,中国的海上追风,正式进入加速跑时代。


02:从等风到追风

2006年,《可再生能能源法》正式实施,国家对风电上网电价进行补贴,风电领域迎来轰轰烈烈的抢装潮。
5年时间,中国以年均7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一大国。

然而,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甘肃、河北等地的风电机组不断发生大规模 脱网事故 ,被电监会点名;华锐的风机在吊装调试时,还砸死了现场剪彩的区委副书记。

2011年,国家开始 收回地方独立审批权 ,风电纳入国家统一规划,项目经核准才可开工,狂飙的风电行业被按下暂停键。
居高不下的 弃风率 也为风电泼了一盆冷水。
很多人都知道西电东送工程,中国的用电大户在东南沿海,而风力发电,则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
由于三北地区风电消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全国平均弃风率在2011年超过16%,甘肃、新疆、吉林的弃风率高达30%以上,按5毛钱一度电算, 仅电费损失就高达上百亿元

要充分利用风能,而不是盲目大干快上,这样的现实造就了今天中国风电产业陆海并进的宏伟格局——
首先,中国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建设海上风电,可以 节约土地资源
其次,海上风电场 更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 ,不需要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线路;
再者,相比陆地上的阵风,海上的风力更稳定,也更强劲,同等条件下, 海上风力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出70%
既然海上风电这么强,为啥大家都爱往戈壁滩上挤?
因为海上风电更贵,也更难。
2013年,中国陆上风电的投资成本最低可以做到1100美元/kW,而海上风电的投资范围大概在 3600-5600美元/kW ,翻了几倍。
抛开材料、运输、安装这些直接的成本,仅定期进行海上检查维修的作业船,每出动一次, 都得十几万

全年无休运行25年的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技术更是难于上青天。
先说环境。
海上条件恶劣,上有台风侵袭,中有盐雾腐蚀,下有海浪冲击,对风电机组的考验更大。
拿台风来说,中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超过10次,12级以上的台风经过海上风电场时,虽然提高了发电量,也给风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台风在风电技术更为成熟的欧洲国家几乎是不存在的 ,连求师都无处可去。
还有海上细小的盐雾,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腐蚀风机的轴承,人工模拟醋酸盐雾(ASS)试验 24小时 ,其腐蚀程度几乎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下暴露 3年 ,让风电这个钢铁巨人变得不堪一击。
被盐雾腐蚀的钢铁

运输安装也非易事。
一台海上风机加上塔筒的重量能达到 1000-2000 ,组装好的叶轮面积和 3个足球场 的大小相当,最远还要到 离岸40公里 的海上进行吊装,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出现纰漏,都会直接影响造价上千万的风电机组,甚至直接引发安全事故。
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共发生252起高风险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永久性伤害),其中 一半以上 都发生在风机和运维船高空作业时。

海上风电的装配,对 高端和精密制造 的要求更高。
一台大风车,底下是 100米高 的塔筒,上面高速旋转着三个叶片。
为了降本增效,海上风机 叶片 如今迈入百米级时代,一个叶片比一架波音747还要长。
风车发电,就好比三架波音飞机在距离海面40层楼的高度绕着一个中心轴不停旋转。
风机叶片v.s人
高速运行下,即使一滴水打到叶片上,也相当于一颗子弹的冲击,这就对叶片制作工艺提出了要求,100米长的巨型叶片, 容不得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缝。
输电的海底 电缆 ,同样不可忽视。
海缆要保证长距离、大容量稳定输出,需承受最大水深8000米的巨大压力,差不多是把一头大象放在人的拇指上所承受的重量。
中国海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靠进口,一旦出现问题,风机的电力就无法传送,一个20万千瓦的风场停下 一个小时 ,损失就能达到 10万元
海底电缆发展的前100年,没有中国制造的影子
严酷的海洋环境、动辄千万计的投资成本、材料与技术的封锁禁运,这就是中国的海上风电的起点。
但中国海上风电的先驱者们,依然把目光投向了辽阔的海域,从 等风来 追风去 ,用10年的时间,追上了国际同行的脚步。


03:风电的未来在海上

2018年,明阳风电更名明阳智能,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开始筹备回归A股。
从名字里,就能看出张传卫的野心。
他认为,当初去美国上市主要出于对资本市场、供应链、全球化等方面的考虑,回归A股则是因为明阳智能的主战场还是在国内。
在市场规模上,如张传卫所言,中国确实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的增长势头肉眼可见,总装机量 10年涨了40倍

2019年,全国六大区域的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西北(18.5%)、华北(23.34%)、华东(22.14%)、西南(6.31)、中南(24.78%)、东北(4.92%),尤其 中南地区 ,相比4年前翻了两倍还多。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GW,位居 全球第一 ;新增装机同比增长339.53%,达到16.90GW,占全球新增投产规模的 87% ,一举实现赶德超英。


在山东,首批海上风电60万千瓦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两个月的时间就发出了4亿度的电量。

在上海,东海大桥、奉贤、南汇、长兴岛、崇明等十余个海上风电场陆续起步,金山海上风电场已开始为平价上网探路。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的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2022年已累计安全生产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
据计算,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5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满足约24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相当于种植近20000公顷的阔叶林。

陆海并进的格局下,全国平均 弃风率 降至 2% ,拥有6128公里海岸线的福建省搞风电,弃风率甚至做到了0%。
但光有市场不够,还得有技术。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陆上风电从2021年起不再享有补贴, 新核准的海上风电在2022年也正式进入平价时代
和光伏、陆上风电一样,海上风电也是 先补贴、后退烧 ——所谓的政策扶上马,行不行则全看个人。


在行业内卷之下,陆上风电的指导价格已和火电基本持平,而海上风电度电价格依然处于高位。

虽然现在国家退补之后, 地方补贴 还在为海上风电输血,但无论光伏还是风电, 清洁能源要想发展,只有平价上网一条路。
市场可不管你清不清洁,环不环保,便宜好用才是真理。

而技术进步才是降本的核心。
理论上讲,风力发电,风越大、风机正面与风向角度垂直,风机才能转得越快,才能发更多的电。
想象一下玩风车,风要垂直吹过来才转得快

但实际上,人类(现在)左右不了风刮多大和今天刮东北风,还是西南风,因此只能在风机上动脑筋。
即在条件允许(安全、技术)的情况下,让风机实现 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 ——整合产业链,提高装备技术,用更低的成本,发更多的电。
近10年,风机兆瓦、叶片直径 大型化 成为趋势
在叶片领域, 上海电气 自主研发的百米级叶片S102,是目前全球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走在世界前列。

大容量机组 方面, 金风与明阳 旗下的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获得了世界风电行业的专业认可;

中国海装 则拥有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2-5MW级、8-12MW级及更大容量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要知道,10MW的机组满负荷运行的条件下,大风车转一圈就能发16度电,满足一个正常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而风电智能化,意味着 不但要利用风,也要驾驭风。
除了 远程监控、故障诊断以及安装调试 全部智能化管理,还要根据过去海上风资源及水文大数据,得出叶片、变桨偏航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载荷数据,以及时调整风机,降低载荷,从而 节省成本
同时,还能根据大数据模型提前进行运动控制,使风机自主适应风向、风速,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 提高效能
在智能风机领域,明阳拥有 漂浮式风机 完全知识产权。
明阳的漂浮式海上风机
漂浮式风机,采用单点系泊——作业风机系在一个海上固定或浮式结构物上,可以360度回转——根据风向调整风机角度,不仅实现了风能最大化,还可以进行 深海远海 的海上风电开发,不会影响近岸渔业及其他产业活动。

80%的海上风能都处于深远海 如果说,海上风电是风电的未来,那么走向深海,就是海上风电的未来。
2021年底,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发制造的 中国首台大容量抗台风漂浮式海上风机 成功并网。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现在,漂浮式风电开发成本大概在40000元/千瓦左右,距离海上风电平价,还很远。
如何 加强产业集群、降低设备成本及前期费用、拓展市场规模 ,是摆在整个海上风电行业面前的问题。
一个好消息是,国家能源局将组织编制 《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 ,研究在有条件的区域布局一批海上风电基地,推动形成 规模化 连片开发格局。
政策的春风吹来,就等中国海上风电人们扬帆起航。


尾声

30年前,面对达坂城千年一贯的大风,第一批中国风电人有一个朴素的梦想: 在这里安装成百上千台风机
20年前,他们的梦想变成了 有生之年造出中国自己的风机 ,使风电设备彻底国产化。
10年前,中国风电的国产化率已接近90%,海上风电起步,用5年时间 包揽了全球风电市场的3-6名

今天,中国风电还实现了 走出去 的梦想。
金风科技与巴西风电项目合作,远景能源中标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明阳智能计划在英国投资建设一座叶片制造厂、一所服务中心……仅去年12月,中国风电企业就拿下了7个海外订单。
明阳智能进军欧洲市场

在国际能源博弈中,有了实力,才有说话的底气。
尽管在高端零部件上,中国风电和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差距,但就像光伏、新能源汽车,就像无数个从低谷走来的中国制造业一样,中国风电,终会等来厚积薄发的时刻。
而风电,只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
无论市场是激进豪放,还是审慎求稳,无论政策是补贴扶持,还是严进严出,无论是风、光、水、氢合力发展,还是储、存、运、输各自为战,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的只有一个——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下一个10年,中国还将乘风破浪。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酷玩实验室(ID: 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陈九霖 ,《俄乌冲突加剧能源危机,欧洲何以成了冤大头》,发布于中国能源报 刘满平,《俄乌冲突将给国际能源市场带来五大影响》,发布于中国能源报 林屾,《求解能源危机》,发布于瞭望周刊 《百年党史 记忆工程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亚洲第一 擎天而立》,发布于北极星发电网 邱晓芬 苏建勋《从一块地皮滚到一百亿,风电巨头「明阳智能」资本变形计 | 36碳深度》,发布于36碳 CCTV纪录片《大风歌》 《我国首台漂浮式海上风机并网!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技术获突破》,发布于上海证券报

酷玩实验室视频号

热点视频推荐↓↓↓
酷玩实验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