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2022-09-16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凤凰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收藏学习,领取电子档

本期口令 93236

【文末联系小编,每日干货分享】

一、在电力调峰的应用

所谓电力调峰,主要操作的目的打开CPEM了解更多就在于使峰电时段电网负荷较大的时候,居民以及工厂的用电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但是,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用电进行调控,使电网负荷的压力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从电网内部储存装置自身的特点来讲,其本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在电网功率负荷相对较低的阶段,能够将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存储的电能主要是在负荷高峰时段进行释放,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使电网在实际进行供电过程中的可靠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使电网系统的常规运行能够真正保证稳定,有效避免因电网负荷功率较大而导致的电网运转故障问题出现,保证供电稳定的基础上,使区域的用电需求能够真正得以有效满足。

我国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段用电总量存在波峰以及波谷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且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用电的波峰阶段,由于需要加大发电量来保证电能供给,导致电网的负荷进一步加大,此时一旦电网在运转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电停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民的生产以及生活,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对于供电单位的信任,降低本单位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通过将储能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峰的过程之中,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供电峰值时期电网所需要承担的负荷,同时也能够使在峰谷时期电网能够正常运转,进而有效弥补波峰以及波谷不同时段因供电量调整而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冲击,确保光伏发电系统能够维持稳定运转,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

二、在电网电能质量控制的应用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转过程中,要想使电网电能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储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必不可少,通过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合理应用储能技术,使光伏电源在实际供电的过程中性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光伏并网进行逆变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电能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发挥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储能控制系统,通过充分发挥储能系统自身的作用,不仅能够对有源滤波进行调整,同时还能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使相角能够始终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在相角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电网的发电质量。

以往,电力企业在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都是人工的手段,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电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用电波峰以及波谷的不同阶段,虽然能够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供电量进行调节,但是,这样的调节很难保证完全准确。而通过将储能技术应用在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之中,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电网在实际运转的过程中由于在短时间内供电量的大幅度调整而给电网系统自身造成的冲击。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电网运行故障而导致的区域停电的情况出现,使人民的用电需求能够切实得到满足,实现整体供电质量的提升。

三、在负荷转移中的应用

在实际将储能技术应用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过程中,负荷转移技术与前文中提到的电力调峰技术在运转原理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相比于电力调峰技术来说,负荷转移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在负荷的低谷阶段,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多余的电能,为了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则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多余的电能进行储存。而在负荷的高峰阶段,由于用电需求的增加,光伏发电系统在发电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电能则很难满足实际需要,此时,储能系统就可以将自身在之前储存的多余的电能释放出来,使电网在供电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稳定。通过将储能系统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联合使用,两者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则能够有效减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高功率负荷运转的过程中根据波峰以及波谷用电量的不同而调整发电量给系统带来的冲击,使高峰阶段市电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减少,在保证用户用电的基础之上,减少用户的用电支出,不仅保障了供电系统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用电需求。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通过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合理应用储能技术,使负荷转移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光伏发电系统因外部冲击而导致寿命缩短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延长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的质量,通过负荷转移,使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转规律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稳定,保障其运转效益的基础之上,提升其运转的稳定性。

四、在负荷响应时的应用

电网在实际运转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运转的稳定性,减少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往往会针对一些高功率的负荷进行自动控制并调整,在负荷的高峰阶段,不同部分的电网往往会交替运作,进而确保负荷高峰阶段电网的运转能够真正保证安全以及正常。而通过在电力用户中应用光伏储能系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针对用户的供电稳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光伏储能电站以及电网之间在与负荷响应控制系统进行连接的过程中,至少有一条通信线路能够正常工作,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高功率设备给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负荷的高质量响应。

在将负荷响应技术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电网选择性的交替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率,通过负荷响应,及时对高功率的负荷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在临界值范围之内进行工作,保证供电稳定的基础之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调整供电量过程中给电网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电网能够稳定运转,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体的供电质量。

五、复合型储能光伏并网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所需要应用的储能技术十分简单,而且其功率运行并不十分稳定,所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升级并使用复合技术,就能保证复合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可以真正实现提高当前并网系统的应用效率。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当中,这种复合型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很多企业在建设复合储能型光伏电网的应用时,可以使用超级电容器加蓄电池的组合方式,这样通过蓄能就能保证在系统运动时,可以有效降低整体网流的谐波含量,这也可以保障电网功率输出的稳定性获得有效提升。同时,这种系统还可以搭载变转器和光伏阵列等其他电子元件,实现利用超级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优势互补来确保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可以使功率波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还能真正实现对并网电流波的质量进行调整,这样就能确保通过此方式来提高光伏电站的整体应用性能。

此外,通过可调度性的提升,也可以降低系统本身所存在的受外界干扰问题,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稳定性。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方式的应用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具体进行建设时,也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保证该方式的应用可以真正实现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并为电网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END. 【关注公号,每日干货分享


作者:杨润广(中广核新能源辽宁分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来源:摘自《应用科技》 版权:最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丁一/15995027646(微信同号) 如需电子档,扫码领取

长按扫码-联系小编

回复口令: 93236 限时7日领取

近期开班通知

【全国巡回·每月多期丨学习·考证·人脉】

 03-26期 光伏电站运维培训(杭州)点此报名!?  03-12期 光伏电站建设培训(杭州)点此报名 !? ◆  资料/回顾

【光伏/储能/运维/能源/电力资料下载】

*关注公号,查看每日干货*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