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绿电赋能新疆“风光”无限

2022-09-13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360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记者 余艳春

沙漠风沙大,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9月1日一大早,在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46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运维人员李良和王义伟戴着口罩、帽子,背着工具包,手拿着望远镜和本字,全副武装迎着风对准东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巡视,确保疆电外送通道的畅通。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网新疆电力依托新疆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能源发展转型,努力让新能源供得更多、清洁电送得更远、电能替代应用范围更广,推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落地。

助力新能源电力供得更多

5月30日13时49分,新疆电网新能源发电出力达1934.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网是排头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关键。新疆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哈密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掠影(周广科 摄)

为了促进新疆新能源高效利用,国网新疆电力持续补强750千伏骨干环网,2020年10月750千伏电网延伸到新疆最北端阿勒泰地区,实现750千伏电网全疆全覆盖,疆内电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新能源发展打牢基础。到2021年7月底,新疆电网调度口径装机容量10498.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3605万千瓦,占新疆电网总装机的三分之一以上,规模居西北第一。

国网新疆电力依托优良的电力能源结构,尝试高比例清洁能源供电。7月3日至6日,关停阿勒泰火电发电厂,使阿勒泰地区11.7万平方范围内,连续72小时实现全部以水、光、风等清洁能源供电。

此外,解除成交电量中新能源占比限制,从4月开始组织绿色电能交易,实现全绿电消费。8月在乌鲁木齐举办的2021年线上(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中,所有参会展馆首次通过参与交易实现100%绿电供应。截至目前,累计成交电量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减少碳排放约1391万吨,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的同时,有效推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不稳定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新疆探索实施新能源+储能+调相机模式,在全疆范围内布局建设储能系统,支撑打造吐哈、准东、准北、环塔里木等四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破解新能源发展难题。

清洁电翻越天山送全国

截至9月1日,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郑工程)累计送出电量突破2500亿千瓦时,帮助河南、广东地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也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力服务自治区打造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示范区。

哈郑工程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的重要枢纽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4年1月正式投运。线路西起新疆哈密,东至河南郑州,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4省(区),全长2192公里。

疆电外送工作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在疆落地实践和促进自治区社会经济不断向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0年,疆电外送工作拉开序幕以来,全疆已建成准东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两条75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共同形成疆电外送四大通道,疆电外送能力大幅提升。

750千伏输电线路横穿南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环境生态和谐共生。(张利民 摄)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疆电外送年度电量从2010年的30亿千瓦时提升至2020年1054亿千瓦时,规模增长35倍。到2021年7月底,疆电外送累计外送电量4374亿千瓦时,创造效益超千亿元,来自新疆的风、光、煤等资源正变身为电,翻越天山一路向东,输送到北京、上海、广东等20个省区市,为全国碳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电源和电网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量在疆电外送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1年,疆电外送首次试点组织新能源电量外送,规模仅有2.26亿千瓦时。截至2021年7月31日,疆电外送累计外送新能源1197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383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034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8万吨。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开始照进现实。

电能替代助大美新疆底色渐绿

9月初,清晨的薄雾下,朝霞打挠着含苞待放的棉桃,在新疆的乌苏市,万亩棉田即将进入丰收的季节。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0%,自实行电能替代后,新疆乌苏棉花由原来燃煤烘干改造成了电烘干,不仅能智能控制温度提高棉花的烘干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使用燃煤带来的火灾风险。

乌苏市棉田里含苞待放的棉桃(朱威 摄)

与能源生产侧同步,国网新疆电力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在能源消费侧发力,聚焦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拓展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推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清洁取暖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从2019年开始,国网新疆电力开始实施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让南疆各族群众用上了干净、安全、环保的电采暖。截至2020年年底,国网新疆电力累计投资76.93亿元开展煤改电工程,惠及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60.47万户居民。今年,国网新疆电力计划投资28.43亿元,将在10月底前完成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剩余28.7万户改造任务,让更多居民享受电气化新疆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用电获得感、幸福感。

5月8日,在乌鲁木齐高铁地下停车场充电站刚刚为汽车充满电的客户正在拔出充电头。(郭健 摄)

国网新疆电力不断加强与机场、高铁、园区、移动运营商等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推动电动重卡、5G基站、新能源公交车、智慧农业大棚等建设,助推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

除了生产生活上的改变,电气化景区也在新疆全面铺开。国网新疆电力主动谋划景区外部电网建设,为景区实施的电采暖、电厨炊、电动出行等电能替代改造升级提供能效公共服务及技术支撑,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今年1至7月,国网新疆电力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3.8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6万吨,为新疆绿色能源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小绿谷夜景(周广科 摄)

新疆风光无限好,从苍茫草原到大漠戈壁,从偏远村庄到繁华城市,条条银线穿越天山南北,蓬勃的电力奔涌出疆,为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未来,国网新疆电力将继续依托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研究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助力全国双碳目标实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