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气候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 普通大众 最为关注的问题。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其尾气排放一直被人所诟病。虽然绝大多数城市推出限号政策,但依旧无法改变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开拓创新,进军新能源产业,致力于让电力取代油气。
作为智造大国,中国企业凭借着坚韧的工匠精神和前卫的思想,率先进军新能源市场。几年时间里,中国电车抢占世界绝大多数份额,成为各国民众出行的不二之选。成为美国牺牲品,韩国人恍然大悟,与中国强化合作响彻全韩。
成为美国牺牲品
近些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增长。相比之下,美国深陷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债务危机。为缓解此消彼长的态势,美总统拜登火速出击,签订了总价值 7 000 亿美元的《 2 022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
据报道,该法案涉及气候问题、环境保障、民生问题和投资新能源行业等等。法案内容显示,美政府预计投入 3 690 亿美元发展国内新能源产业和电车制造。乍一看,此项法案并没有针对中国的意图。但在其中有一则细节,即美公民购置电车时能享受 7 500 美元的补贴,但电车所有原件必须由美国生产。
简而言之,想要享受补贴,就不能购买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电车。有意思的是,中国尚未遭到沉重打击,美盟友韩国却先成为 牺牲品。据报道,美《通货膨胀削减法》颁布以来,韩电车企业在美市场造成到史无前例的冲击。未来一段时间,韩电车在美国销量暴跌,美企一家独大。韩媒评价称,韩国为帮助美国重组供应放弃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 , 美国却在韩国背后狠狠戳了一刀。
与中国强化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果断倒向美国。前一阵子,韩国接连做出大动作,先是加入到封锁中国经济的 印太战略,后又抵达欧洲参与北约峰会。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中韩原本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出现破裂。对此,尹锡悦不以为然,依旧紧跟美国,盲从跟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内部感到不对劲, 与中国合作响彻全韩。据报道,韩中经营研究所所长朴胜赞发文表示,近段时间来 , 韩中贸易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韩国需要猪种高附加值产业,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领导。同时要打好产业领域基础,加深中韩两国合作互动,贸易互通。
在此要说的是,中韩睦邻友好,风雨同舟。三十年来,中韩合作从简到繁,从少到多,这一切都是大势所趋。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