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歇脚,乡村振兴再出发。农村能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居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支撑清洁能源发展,为我国农村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建设、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三大攻坚任务,农村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中西部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国家电网实施了各类重点专项工程,建成了川藏、青藏、藏中、阿里四条“电力天路”,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所有县城。站在新起点上,国家电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三农”工作开启新篇章。
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技术应用、实现包含多种灵活性资源的配电网优化协调控制和科学管理,是国家电网建设农村电网的重点方向。
2021年,江苏南京不老村在南京供电公司指导下装设了光伏、风力及储能装置,并为“光伏+农业”微电网打造了智慧“大脑”——能量管理平台。该微电网可满足生态农场的服务中心、生态长廊、泵房等全部负荷需求,如遇上暴雨、阴雨天气,在光伏、风电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储存的电能也足以保证生态农场3天的正常用电。
更加智慧的农村电网,在各地乡村不断涌现。在河南兰考,能源互联网平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消纳;在河北西柏坡,以分布式光伏为主体的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系统实现了智能配网、虚拟微网、数字电网“三网合一”;在安徽霍邱,智能微网系统和智慧零碳供电所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政府、企业、群众近距离感知“碳中和”概念。
2021年,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制订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支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转型,为我国能源清洁高效发展,特别是农村能源清洁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国家电网将全面构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智能高效”农村现代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