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十四五”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2022-09-12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360新闻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当前,能源安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源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创新部署。

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

《规划》指出,我国能源发展目前处于安全保障的攻坚期、低碳转型的窗口期、产业创新的升级期和普遍服务的巩固提升期。

我国油气资源比较匮乏,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占全球的1.5%、4.5%,而消费量占全球比例高达16.7%、8.6%。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40%以上,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油气都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短板。另外虽然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能源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的协调问题和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能源系统性调整问题也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领先优势,但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要在绿色低碳领域取得颠覆性重大突破,要求在光能源、硅能源、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等关键支撑技术实现新的突破,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未像今天如此迫切。目前我国能源普遍服务水平虽显著提升,但地域差距、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在这样的内外部形势下,对我国十四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了全新要求。

十四五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相对十三五,本次《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客观精准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新特征、新变化。统筹全局,开创性对完整现代能源体系进行全方位谋篇布局。以全局性眼光展望到2035年,与双碳目标任务有效衔接,推动了资源、资本、技术、机制等全要素相互促进,突显了能源体系的整体构建。

《规划》将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提出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的要求。一是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增储上产。二是完善储备体系,提升天然气储备和调节能力,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三是推进石油消费替代,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燃料、港口岸电等。四是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分散安全风险。

在煤炭供应方面要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建设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在油气供应方面,要增强国内油气供应能力,完善油气储备体系,确保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与平稳运行。在电力供应方面,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同时还要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布局一批坚强局部电网,提升电力应急供应和事故恢复能力。

《规划》落实党中央有关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统一,才能根本性破解发展的阻碍和难题。一是强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科技攻关,力争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取得竞争优势。二是持续加大风电、太阳能发电、先进核能等研发力度,巩固我国在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优势长板。三是进一步提高煤炭、油气的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四是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

此外,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新能源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规划》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提出了阶段性安排,到2035年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十四五时期要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并从源、网、荷、储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具体举措。在电源侧,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和调峰气电、抽水蓄能电站、储热型光热发电等调峰电源建设,提高电源灵活调节能力。在电网侧,积极发展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智能微电网、柔性直流电网等,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在负荷侧,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促进供需双向互动。在储能侧,积极发展多种技术路线多种应用场景的新型储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支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