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 关注翠氢
推进农村能源革命,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分布式能源格局。由此,农村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和能源保障供给水平都将得到提升。
1.
基于能源视角的农村类型划分
参考农村地区的人口、经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等因素,依据农村能源的供给侧和消费侧特征,并结合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及经济分区,可以将我国农村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发达的城郊型农村、经济中等发达的传统型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型农村。
2.
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
2016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为6.5×108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5%。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形势严峻: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能源供给不足;
农村能源建设规模小、利用分散,缺乏专业化、商业化能源服务体系;
农村生活用能中的非商品能源消费比例较大,且薪柴、秸秆等非商品能源用能方式原始、效率低下;
农村煤炭消费比例较高,散烧煤消费问题突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低,用能品质较低。
3.
农村能源革命典型范式
项目组提出战略引领,生态优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模式创新,全民参与的农村能源革命发展方针。结合基于能源视角的农村类型划分,把握农村能源革命的趋势方向,具体阐述我国不同类型农村地区基于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刊)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农村能源革命实施路径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信息发布平台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上一篇:能源革命中的新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