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首先说明本人现在在核电行业工作,从来没在火电厂工作过也没有亲戚朋友在火电混饭吃从而需要给他们说些好话。
明摆的告诉你在合肥科学岛、法国ITER这些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打开CPEM了解更多地方产出突破性进展的时候, 火电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将是中国电力供应的中流砥柱。 什么时候火电会有这个危机?政府常说两个100年,放心这个100年内是够呛了,下个100年也悬。法国的ITER没记错的话好像已经延期了,不管是因为人的原因还是技术的原因,这个集合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的力量共同研究的项目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世界上其他国家自己单干的进展了。好像扯远了,但是也没扯远,能威胁这个世界对火电的需求的只有可控核聚变。对,这里我说的是全世界。
有人拿什么澳大利亚举例,这个人口只有2000多万人的国家对中国不具有 任何参考价值 。这个靠出卖大量矿石维持高福利的国家没什么像样的工业电力需求,居民用电需求因为只有2000万人即便人均用电再高能高到哪里去?电力需求相对人口大国、工业大国来说比较小,如果矿石价格行情好的话财政喜人的他们可以大玩各类环保主义崇尚的清洁能源,这里说一句我不认为核电是清洁能源,这里的清洁能源指的是光伏、风电、生物质这样的能源。他们也比较适合搞这个,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常年比较干旱,像是澳大利亚最大的 我我没记错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足见澳大利亚的干旱,干旱虽然导致澳洲缺水容易发生森里火灾(主要是在西南部地区),但是很适宜建设大量光伏电站,如果年日照时间长那就更适宜了。也基于同样的原因,我国最大的光伏基地我没记错的话是在环境条件较为类似的青海德令哈地区。稳定的光伏搭配储能设施,对于澳大利亚这种人少而且人均GDP高可以承受高点电价的地方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环保不是嘴里说说是要真金白银的。这里要说明虽然这两年光伏造价因为技术进步在不断的走低,而且我相信未来还将进一步走低,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个 相对 较为昂贵的东西,这份钱不是政府掏就是用户掏,用户端电价或高或低也不影响贵这个事实。澳洲的人口大部分聚集在墨尔本、悉尼、 等西南沿海一带,对于其他像珀斯、达尔文等偏远的地方,因为人口少风光这样的能源供给就更为适宜了,完全可以用风光搭配天然气彻底摆脱煤电。这样的模式可不可以复制到人口想对众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完全可以,这对澳洲并不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就看澳政府想为此付出多少代价。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地处偏远的国家都可以花大价钱购买那么多昂贵的F35、日本的AIP潜艇,多花点钱搞清洁能源供给并非负担不起。而且澳洲已经有提议建设核电的声音,其实即便不建设核电,完全依靠天然气当电网供应基石搭配大量的风光澳大利亚也可以全境摆脱火电。以上是该地区可以摆脱火电的可能性依据是不具有参考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很多条件和我们完全不同,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澳大利亚作为一个 经济增长缓慢的去工业化发达国家 而且在全球各行各业追求 低能耗 的风潮下,能源需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显著地增长趋势,属于需要整理稳定而且量小的 存量供应状态 ,和处理依旧快速增长而且量大的处于 明显增量的能源供应 的人口和工业大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最明显的玩清洁环保化的都是人少钱多追求小确幸的发达国家,人口3亿的美国可没想过要玩这一套,还直接彻底的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这个星球上人均电力消耗高的让人咋舌的美国很明白 那点能耐根本不可能满足他们庞大的胃口。
我为什么说全世界依旧需要火电?因为地球上不是只有发达国家。德国因为国内政治原因决定退出核电,但是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而且还有势力庞大的绿党,德国可以关停核电但是又不要用很多人反感的火电,怎么办?从法国买核电,怎么看这事也有点讽刺。仿佛去核电化也是当今世界一股风潮,核电大国法国也决定要逐渐削减核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要知道法国是世界大国里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最高的国家。制造业大国韩国也有意向要关停国内核电,哪怕韩国的核电行业刚刚在沙特给韩国带回了大量外汇。瑞士、比利时这种小国也都有此打算,但是人家人少钱多玩得起。英国是唯一一个反风向逆向搞核电替代火电的,大英帝国虽然已经日落西山但是可以造航母自然也可以紧紧裤腰带用新核电替代老旧火电,澳洲是不是要和曾经的宗主国学一学呢?发达国家可以玩清洁能源,因为人少而且重点是 有钱 。唯一一个比较特殊的美国因为电力需求巨大最重要的是有了大量的 可用,依靠现有的100个左右的 和便宜的本土产可以充沛供应的天然气发电日子可以过得美滋滋干嘛要去追求 的小确幸?唯一比较尴尬的是日本,日本一亿多人电力需求不算小,本土又没什么资源还在我国互联网滋生了日本在领海里储存矿产的谣言,由于核事故导致的政治阻力无法痛快的重启核电,这样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况日本没法不用火电,毕竟日本人并不会用爱发电这项神奇的黑科技。总结起来大部分发达国家可以花钱去实现能源清洁化,但是这个价钱发展中国家花不起。
中国的电建公司有很多都在海外建设火电,一般都是哪些国家?越南、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有战后重建的像伊拉克,你让这样一穷二白的主用清洁能源是耍流氓,当地居民需要的是便宜供应可靠的火电。有像土耳其、印尼这样承接产已转移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主打低成本优势,你让他们提高用电成本是和经济发展这个目标过不去吗?特别像是印度,很快就会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在国内有大量人口还没电可用的情况下,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怎么能不依赖 便宜 的火电?告诉你一个事实,地球上雾霾严重的地方不只有中国,印度像 到了季节也很严重。我国已经实现了几乎全境所有自然村供电,印度还离这个目标远得很,他们当下要解决的也是有没有和价格问题,小确幸?那实在是太遥远了,暂时还在 的梦里。可能在国内很多地方呆久了以为这个世界至少也和我们差不多,被你忽视的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像 不仅人口快速增长,用电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也在快速增长,但是收入还是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你让他们谈火电厂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是不人道的,习惯了电气化社会的我们阻断人家迈进电气化时代的渴望。
最后说我国。我国为什么要把火电作为主力能源?因为我们地里的煤太多了,这不仅是个不用就可惜了的问题,还是个战略能源靠什么的问题。二战结束70多年,冷战结束20多年就别觉得世界就此万世太平了。我们没有俄罗斯、美国那样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连铀矿石资源都少的可怜,作为主力能源你除了火电别无选择。一旦局势紧张别觉得别人会发挥国际主义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从来只有自己。我们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天然气,也许你信奉所谓的契约精神,告诉你一件事俄罗斯曾经拿给欧洲停供天然气作为政治筹码和欧盟扯皮,甚至是近在咫尺的乌克兰也被玩过这一招。二战里面对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德军曾打算花大力气去主攻和首都莫斯科不是一个方向的位于 的巴库地区,因为那里有石油,一来可以补充自用二来可以切断苏联的供给。为了能源安全政府绝无可能放弃火电,更别说不像石油供应状况那样尴尬我们的煤多得是。在这一个原则下,老旧落后小机组火电可以关停,可以花大价钱给火电厂上环保设施,但是淘汰火电?那是天方夜谭。有人说核电是以后的主力能源,真是不知道从哪来的无稽之谈。政府对核电的态度一直是在安全可靠的原则下发展核电,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就算安全问题解决了,核电也不是你想建就能随便建。目前国内的核电全部都在沿海地区,因为这是压水堆的技术特性要求的。想在沿海地区建设核电首先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远离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选址地质结构在历史上稳定可靠,当地居民的意见(现在这一条已经比以前重要多了)等等,通过这些条件筛选的厂址已经发掘的差不多了,但是即便加上潜在的厂址,核电的供应也是很有限的。有人说难道去首都附近建一个核电,首都附近当然不可能,天津人口太多了,河北还是有的地点在沧州海兴,甚至承德都有公司考虑过。除了沿海,内陆沿江地区也可以建设,但是话说回来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不认为内陆核电有任何希望,虽然有传言决策层有这个打算,但是中国不同于美国、俄罗斯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有河流可以建设内陆核电,也不像德国、法国这样,我们的长江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载体沿岸还聚居了大量的人口,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不像法、德国内的那些河流,最稳妥的措施还是不考虑,我们还没到非要那个几个反应堆的电力不可的地步,所以这么多年来内陆核电基本保持在搁置的状态。除了长江还有一些地区有河流可以满足这个条件,但是毕竟 数量有限 。再怎么想大发展核电,现实条件还是制约了核电有天生的发展天花板,除非像是火电一样限制较少的钍基熔盐堆能够安全商用,但目前世界各国的钍基熔盐堆都还在研发实验中,我们的在甘肃。别觉得可以依赖核电但当重任,我还没说国内严重缺少铀矿石的问题呢。至于天然气,前面已经说过了,靠俄罗斯还是大量LNG?你真的放心吗?在这个层面来看,美国真的是一个太幸运的国家,几乎没有地缘政治威胁自身还有大量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没有这个福气的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了。面对仍将继续增长的电力需求,是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长期看将会是持续提高的趋势,以后生活用电将会进一步增加。这里说的是一个长期趋势,目前确实很多地区有电力过剩的问题,能很好地满足这个增量增长是离不开火电的参与的,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工业国增量可不是那一星半点的。
很多人考虑这个问题只从技术角度出发这是狭隘的,电网运行特性的要求这还都是次要问题,居民环保意识上升以及政府对全世界的降低碳排放的承诺虽然很重要但是依旧不是决定性的,基于国家自身资源禀赋而却决定国家能源战略的安全远远要比这些重要得多。除此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国经济已经由粗放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降低单位GDP能耗就显得很重要,也因此政府在大力推动工商业用电降价,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也是搭配减税措施、简化行政审批制度 等等一系列促进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配套措施,使用大量的成本较高的能源供应最终买单的都是我们自己。同样的事美国也在做,既美国实现了能源自给以后川普又大力推动减税政策,世界经济这个局里更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谈火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对于目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是个 非常不成熟不切实际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