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

义乌探索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装上“智慧大脑” 布下“天眼密网”

2022-08-12分类:电力资讯 / 企业动态来源:中国环境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PM10均值226.19μg/m3,超标36次,超标时段集中在18时至20时,初步判定污染为粗颗粒型,是这里没错了。”日前,浙江省金华义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的大屏幕,对近期该市66个微站监测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精准锁定异常点——福田街道下骆宅村。街道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经检查发现,这里因建筑施工确实造成了扬尘污染。大气污染源的快速精准锁定得益于义乌创新实施了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作为浙江省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唯一试点县,义乌近两年投入3300万元,通过打造全方位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等,建成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1+5”体系,即一套协同机制、一个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一张大气治理专题地图、一个大气环境数据库、一个综合智能分析平台、一个污染防治“一体化”协同作战中心,实现了污染监测全覆盖、问题预警精准溯源、处置对策智能高效,为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如今,义乌已将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个空气清新站、14个乡镇空气站、重点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点、机动车尾气移动遥感监测车以及监测站等基础站点数据接入涉气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和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的全方位覆盖。“66套6参数大气微型站,分布于14个镇街的工业区、住宅区等敏感点位,形成网格化精准监控体系。29套区域高空视频监控,实时反映人口集中区垃圾秸秆焚烧等烟雾产生状况。108家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安装600套生产、治理设施工况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督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义乌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方航锋介绍。此外,义乌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和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还打通了部门涉气信息系统。“对接建设部门系统,实现2万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PM2.5监测微站全覆盖、全共享;对接政法部门,实现综治视频监控共享,为大气污染溯源提供线索;对接交通部门,推进道路扬尘PM2.5监测微站建设;对接12345和综治平台,实现任务派发、责任落实、资源共享。”方航锋表示。通过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融共享,网络和平台实现了大气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开创了“点穴式”检查与管控的靶向治理模式,为大气治理信息集成、分析、预警创造了智慧化、可视化的“作战指挥图”。“这套系统堪称‘智慧大脑’,做到了所有涉气数据‘一站集成’,大气状况‘一图可视’,智能分析‘一触可得’,使大气治理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方航锋说,下一步,义乌将不断深化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大气治理决策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考核数字化、作战一体化。

?“PM10均值226.19μg/m3,超标36次,超标时段集中在18时至20时,初步判定污染为粗颗粒型,是这里没错了。”

日前,浙江省金华义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的大屏幕,对近期该市66个微站监测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精准锁定异常点——福田街道下骆宅村。街道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经检查发现,这里因建筑施工确实造成了扬尘污染。

大气污染源的快速精准锁定得益于义乌创新实施了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

作为浙江省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唯一试点县,义乌近两年投入3300万元,通过打造全方位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等,建成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1+5”体系,即一套协同机制、一个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一张大气治理专题地图、一个大气环境数据库、一个综合智能分析平台、一个污染防治“一体化”协同作战中心,实现了污染监测全覆盖、问题预警精准溯源、处置对策智能高效,为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如今,义乌已将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个空气清新站、14个乡镇空气站、重点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点、机动车尾气移动遥感监测车以及监测站等基础站点数据接入涉气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和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的全方位覆盖。

“66套6参数大气微型站,分布于14个镇街的工业区、住宅区等敏感点位,形成网格化精准监控体系。29套区域高空视频监控,实时反映人口集中区垃圾秸秆焚烧等烟雾产生状况。108家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安装600套生产、治理设施工况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督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义乌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方航锋介绍。

此外,义乌大气环境监测感知网络和大气治理数字化智慧平台还打通了部门涉气信息系统。“对接建设部门系统,实现2万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PM2.5监测微站全覆盖、全共享;对接政法部门,实现综治视频监控共享,为大气污染溯源提供线索;对接交通部门,推进道路扬尘PM2.5监测微站建设;对接12345和综治平台,实现任务派发、责任落实、资源共享。”方航锋表示。

通过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融共享,网络和平台实现了大气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开创了“点穴式”检查与管控的靶向治理模式,为大气治理信息集成、分析、预警创造了智慧化、可视化的“作战指挥图”。

“这套系统堪称‘智慧大脑’,做到了所有涉气数据‘一站集成’,大气状况‘一图可视’,智能分析‘一触可得’,使大气治理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方航锋说,下一步,义乌将不断深化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大气治理决策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考核数字化、作战一体化。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